杭州外卖员不交社保?背后真相让人心酸!
杭州一位外卖小哥在街头崩溃大哭的视频火了,原因很简单——他跑单三年,公司没给他交一分钱社保,生病了没医保,未来养老更没着落,这事不是个例,成千上万的骑手们正面临同样的困境:风里来雨里去,却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很多人以为外卖员属于平台员工,社保自然该平台交,但现实是,大多数外卖员被归类为“个体工商户”或“合作方”,和平台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合作关系”,这样一来,平台就巧妙避开了缴纳社保的法律义务。
你可能会问:这合法吗?从法律上讲,如果双方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即便没签合同,用人单位也必须缴纳社保,可平台用“算法管理”代替“人的管理”,用“接单自由”包装“劳动关系模糊”,让很多外卖员维权无门。
以案说法:一纸协议,真的能否认劳动关系?
2022年,杭州曾有一例典型案例,外卖员小李每天通过App接单,穿着平台制服、遵守配送时间、接受平台奖惩,却因为签的是《承揽协议》,被公司一口咬定不是员工。
法院最终判决:虽然形式上是“承揽合作”,但小李的工作时间、方式、管理规则完全符合事实劳动关系特征,平台必须为小李补缴社保,并支付相应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签什么协议就叫什么关系,实际的管理与控制才是认定劳动关系的关键!
法条链接:法律早已写明,只是执行太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规定:即便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只要符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等情形,即认定劳动关系存在。
也就是说,不管合同怎么签,只要你在事实上被管理、被约束、被考核,法律就站在你这一边。
律师总结:不只是社保,更是尊严与未来
作为一名律师,我深知外卖员社保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平台用复杂的商业模式规避责任,而许多骑手因缺乏法律知识或迫于生计,只能默默承受。
但请记住:
1️⃣ 如果你受平台管理、有固定工作规则、收入主要来自接单,你很可能就是“事实劳动者”;
2️⃣ 保留好工作记录、工资流水、平台奖惩通知等证据,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3️⃣ 不沉默、不放弃,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我们呼吁平台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希望政策能更明确地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有保障、有尊严地工作。
杭州外卖员不交社保?背后真相让人心酸!,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