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借了网贷还不上被起诉了,该咋办?
最近几年,学生群体借网贷的事儿真是不少见,有的同学可能是为了买个新手机,有的可能是想给女朋友买礼物,还有的纯粹是一时冲动,看到别人都在用,自己也想试试,可这网贷一旦沾上,要是没规划好,还不上钱,麻烦可就大了,甚至可能收到法院的传票,那万一真被起诉了,学生党们可千万别慌,这事儿虽然棘手,但总有解决的办法。
咱们得明白,被起诉不是世界末日,也不是说你就成了“老赖”,更不等于要去“坐牢”(一般的民事借贷纠纷不会涉及刑事责任,除非有诈骗等犯罪行为),起诉是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让你还钱,收到传票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躲起来,或者把手机一关假装没事,那只会让事情更糟。
收到传票后,你第一步要做的:冷静!冷静!再冷静!深呼吸,告诉自己,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仔细看传票上的内容:是谁起诉了你(原告是谁,是网贷公司还是第三方催收公司)?起诉的理由是什么(通常是借款合同纠纷)?要求你还多少钱(本金、利息、违约金等等,都列清楚了吗)?什么时候开庭?在哪里开庭?这些信息都非常重要,一个都不能漏。
你得赶紧行动起来:
- 梳理自己的借款和还款记录:把你当初借款的合同(如果有的话,包括电子合同)、转账记录、还款凭证、和网贷平台的沟通记录(短信、微信、APP内聊天等)都找出来,整理清楚,借了多少本金,已经还了多少,还剩多少本金没还,利息是怎么算的,有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这些都是你应诉的重要证据。
- 积极应诉,千万别当“鸵鸟”:很多同学一看被起诉就怕了,干脆不去开庭,这是大错特错的!法院开庭你不去,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答辩、举证、质证的权利,法院会缺席判决,基本会支持原告的请求,到时候你想翻身都难。一定要按时去开庭!如果实在因为特殊情况去不了,也要提前联系法院,看能不能申请延期。
- 考虑是否需要法律援助:作为学生,可能对法律程序不太了解,经济上也可能比较紧张,这时候,你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他们会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甚至代理服务,学校的法律顾问或者老师,也可能给你一些帮助和建议。
- 开庭时怎么说?法庭上,要实事求是,把你整理好的证据提交给法官,说明你的情况,重点可以关注一下对方主张的利息和违约金是否过高,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是受限制的,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部分,法律是不支持的,如果你已经还了很多利息,远超本金和合法利息,也要提出来。
以案说法:
就说小明吧,大二学生,看到室友都换了最新款手机,自己也眼馋,手头紧,就偷偷在一个不知名的网贷APP上借了1万块,想着下个月生活费到了就还,结果呢,利息高得吓人,还有各种服务费、逾期费,第一个月他还了一千多,发现本金没怎么减,利息倒是滚得飞快,后来越欠越多,根本还不上,催款电话打到了家里,父母才知道,没过多久,小明就收到了法院传票,网贷公司把他告了,要求他偿还本金、利息及违约金共计2万多。
小明当时吓坏了,不敢告诉父母,也不敢去开庭,后来在辅导员的开导下,他才鼓起勇气,和父母一起面对,他们找到了法律援助律师,律师帮小明梳理了借款和还款记录,发现网贷公司的利息明显超过了法定上限,开庭时,律师向法官指出了这一点,并提交了相关证据,法院判决小明偿还剩余的合法本金和按照LPR四倍计算的利息,那些超高的违约金和服务费,法院没有支持,小明和父母也积极和对方协商,制定了还款计划,事情总算得到了妥善解决,小明也因此吸取了惨痛的教训。
相关法条链接(可自行搜索查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至第六百八十条(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关于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借款利率的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重点关注关于利率上限、职业放贷人等条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应诉、举证、开庭等程序规定)
律师总结:
同学们,“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听起来很美好,但前提是你得有能力“还明天的钱”,网贷对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来说,风险极高,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最终酿成苦果。
如果真的不幸被网贷起诉了,第一,别逃避,积极面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第二,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特别是要警惕过高的利息和不合理的收费;第三,及时求助,家人、老师、学校,甚至是专业的法律机构,都可能是你的帮手。
也是最重要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理性消费,量入为出,才是避免陷入网贷陷阱的根本之道,别让一时的冲动,影响了自己美好的未来,有困难,多和家人沟通,他们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学生借了网贷还不上被起诉了,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