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普法百科19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发生工伤但没有劳动合同,依然可以通过一系列步骤来认定工伤并获得赔偿。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然后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之后按照工伤认定的流程申请认定工伤。

在现实中,很多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并不意味着就无法获得工伤。第一步,收集证据。可以收集的证据有很多,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比如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条等,这些能直接证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从而反映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上面一般会有单位的名称、劳动者的岗位等信息;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如打卡记录、考勤表等;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第二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收集好证据后,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仲裁过程中,要将收集到的证据充分提交,以支持自己的主张。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第三步,申请工伤认定。一旦劳动关系被确认,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对申请进行调查核实,一般会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第四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工伤认定成功,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劳动者还需要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

第五步,获得赔偿。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劳动者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要求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
分享举报
请过陪产假的还能休年休吗?
« 上一篇19小时前
打房屋产权纠纷案件怎么处理的
下一篇 »19小时前
×
24
2025 11

发生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法律解析: 发生工伤但没有劳动合同,依然可以通过一系列步骤来认定工伤并获得赔偿。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