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伤残鉴定都做什么项目检查

法律解析:

骨折后伤残鉴定通常会做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项目。

首先是体格检查,这是中基础且重要的环节。专业的鉴定人员会对骨折部位进行直接的检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查看是否存在畸形愈合。比如,通过触诊感受骨折处的骨痂形成情况,判断骨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会检查关节的活动度,看是否因骨折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像膝关节骨折后,检查膝关节的屈伸角度是否正常。同时,也会检查肌肉的力量,因为骨折后长时间的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

影像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它能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线的愈合情况等。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还可能需要进行CT检查,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三维图像,帮助鉴定人员准确判断骨折的细微结构变化,例如关节内骨折的粉碎程度和骨折块的位置。而MRI检查则在评估软组织损伤方面具有优势,它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结构是否受损,对于判断骨折后的并发症,如创伤性关节炎等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检查方面,可能会检测血钙、血磷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骨骼的代谢情况,有助于判断骨折的愈合是否正常。如果骨折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血常规等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是否存在炎症反应。还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特别是当骨折可能损伤神经时,该检查可以评估神经的功能状态,确定是否存在神经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通过全面的这些检查项目,才能准确地对骨折后的伤残情况做出鉴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
分享举报
二手房买卖中买方违约该怎么处理好
« 上一篇2秒前
×
24
2025 11

骨折后伤残鉴定都做什么项目检查

法律解析: 骨折后伤残鉴定通常会做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项目。 首先是体格检查,这是中基础且...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