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理

普法百科16小时前1
法律解析:

三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支付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并视为已与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在三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从入职第二个月起至满一年期间,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双倍工资的主张受仲裁时效的限制,一般为一年。

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情形,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这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保障。

若遇到三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第一步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友好沟通,要求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双倍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会根据双方的情况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以及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仲裁委员会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裁决。

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劳动者要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权益,利用法律武器来争取应有的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本文来源:https://www.falvce.com
分享举报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提前多久书面通知
« 上一篇16小时前
农村房子产权证由哪个部门办理手续
下一篇 »16小时前
×
24
2025 11

三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理

法律解析: 三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支付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并视为已与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