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催收函寄来了?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和辨别真假!

金融债务34秒前1

“叮铃铃~”快递小哥一个电话,或者邮箱里一封邮件,打开一看,“贷款逾期催收函”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是不是瞬间头都大了?心跳加速,手脚冰凉,脑子里一团乱麻:“完了完了,这可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征信?会不会上门?是不是骗子啊?”

别急,别急!收到催收函,先深呼吸,告诉自己:慌解决不了问题,乱了方寸才容易出错,作为过来人,我太理解那种焦虑和手足无措了,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收到这种函件,到底应该怎么正确应对,又该如何火眼金睛辨别它的真假。

贷款逾期催收函寄来了?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和辨别真假!

贷款逾期催收函寄来了?先别慌,这么做!

  1. 第一步:冷静!仔细阅读,了解“敌情”。拿到函件,先别急着扔,也别吓得浑身发抖,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看清楚:

    • 谁寄来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某个你都没印象的小贷平台?(注意看公章和落款单位)
    • 催收的是哪笔钱?什么时候贷的款?本金多少?现在逾期多少?利息、滞纳金、违约金又是多少?这些数字都得看明白。
    • 要求什么时候还?有没有给出具体的还款期限和还款账户?(这个账户后面要重点核实!)
    • 不还会怎么样?函里一般会写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的后果,比如上报征信、提起诉讼、委托第三方催收等等。
  2. 第二步:核实!这笔“债”是不是你的?看完函件,先在脑子里过一遍:

    • 这笔贷款我到底借了没?有时候可能是自己忘了,或者是家人、朋友用了你的信息(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以后专门说)。
    • 如果借了,是不是真的逾期了?核对一下自己的还款记录,是不是因为忘记、银行卡余额不足、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 金额对不对得上?本金、利息、各种费用加起来,是不是和你当初贷款合同约定的一致,有没有被多算、乱算?

    重点提醒:这一步非常关键!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催收函上写了就是真的”,也不要因为害怕就不敢去核实。

  3. 第三步:如果是真的逾期了,积极沟通,别当“鸵鸟”!如果经过核实,这笔逾期债务确实是你的,而且金额也没问题,那逃避绝对是下下策!催收函本身就是一种正式的催款通知,目的是提醒你还款。

    • 主动联系对方:按照函件上提供的官方联系方式(注意辨别真伪,后面教大家),主动给贷款机构打电话,说明你的情况,是暂时资金周转不开,还是有其他特殊原因。
    • 表达还款意愿:告诉对方你不是不想还,而是暂时有困难,这一点很重要,能体现你的诚意。
    • 尝试协商还款方案:看看能不能协商延期还款、分期还款,或者减免一部分利息和违约金,这得看对方的政策和你的具体情况,但不试怎么知道呢?
  4. 第四步:保留好所有证据,这是你的“护身符”!不管催收函是真是假,也不管后续怎么处理,所有相关的东西都要留好:

    • 催收函原件(纸质版)或截图(电子版)。
    • 你和贷款机构的沟通记录(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记得通话前告知对方“我正在录音”)。
    • 你的还款记录、银行流水。
    • 贷款合同、借款协议等原始文件。 这些都是日后可能发生纠纷时,维护你自身权益的重要证据。

催收函也有“李鬼”?教你几招辨真假!

现在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伪造个催收函简直小菜一碟,收到函件后,除了应对,更要擦亮眼睛辨别真假!

  1. 看“出身”——发函单位是否正规?

    • 正规的催收函,会清晰地标明发函单位的全称、地址、联系电话、官方网站等信息,你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查询这家公司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有放贷资质。
    • 如果函件上只有一个模糊的“某某资产管理公司”、“法务部”,联系方式只有一个手机号或QQ号,那就要高度警惕了!
  2. ”——信息是否清晰、规范?

    • 正规催收函会写明你的姓名、身份证号、贷款合同编号、逾期金额、逾期天数、欠款构成(本金、利息、违约金等)、还款账户(这个账户一定要和你当初贷款时合同上约定的账户,或者官方APP/网站上显示的账户核对一致!)、还款期限以及不还款的法律后果(通常是上报征信、提起诉讼等)。
    • 如果函件内容含糊不清,比如只说你欠钱了,但不说欠多少、欠谁的,或者用大量威胁、恐吓、侮辱性的语言(不还钱就上门砍你”、“让你全家不得安宁”),那十有八九是假的,或者是不规范的暴力催收。
  3. 看“方式”——催收手段是否合法?

    正规催收会通过邮寄纸质函件、官方短信、官方APP通知等方式,如果对方一上来就电话轰炸、骚扰你的家人朋友、爆你的通讯录,或者用PS的“逮捕令”、“法院传票”来吓唬你,这些都是违法行为!

  4. 最关键一招:官方渠道核实!不管函件看起来多“真”,最稳妥的办法还是自己通过贷款机构的官方渠道去核实,你在A银行贷的款,就拨打A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不要用催收函上给的电话,自己从官网或银行卡背面找!),或者登录A银行的官方APP、官网查询你的还款情况,一问便知真假!


以案说法

案例:小明的“惊魂”催收函

小明前段时间手头紧,在一个小贷APP上借了5000块钱,后来因为换工作,一时忘了还款,逾期了半个月,某天,他收到一封快递,里面是一封“律师函”,标题是《催收通知书》,盖着一个模糊的“XX法务部”的章,函里说小明欠了5000本金,加上利息、违约金一共要还12000元,限3天内还清,否则就“上门催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小明一看吓坏了,赶紧想办法凑钱。

还好,小明的女朋友比较冷静,提醒他先核实一下,小明于是通过当初借款的APP,找到了官方客服电话打过去,客服查询后告诉他,小明确实有5000元逾期,逾期利息和违约金按照合同约定计算,总共是5300多元,并没有函件里说的12000元那么夸张,官方表示他们不会用那种威胁性的语言,也从未委托过所谓的“XX法务部”发函。 后来才知道,小明收到的是骗子伪造的催收函,想趁机敲诈一笔,小明虚惊一场,也庆幸自己没有稀里糊涂就把钱打过去,他随后通过官方渠道还清了5300多元的欠款,并对那封假催收函进行了举报。

律师点评:这个案例就很典型,小明的经历告诉我们,收到催收函后,冷静核实是多么重要!千万不要被函件上的“高额欠款”和“恐怖后果”吓破了胆,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去查证,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对于那些使用威胁、恐吓手段的催收,大家也要敢于说“不”,并保留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


法条链接

关于贷款催收,我国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目的就是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障债权人的正常催收权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这是处理借贷关系的根本大法,里面明确了借款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比如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如果逾期,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具体看合同约定,但总计不能超过法定上限)。

  2.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虽然主要针对信用卡,但很多原则适用于其他贷款催收):其中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这是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的自律规范,虽然不是法律,但对行业有约束力,里面详细规定了催收行为的边界,

    • 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
    • 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
    • 催收过程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 严禁催收人员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骚扰债务人。

律师总结

各位朋友,收到贷款逾期催收函,确实不是什么愉快的事,但也绝对不是世界末日,记住我这几句话:

  1. “稳”字当头:收到函件先稳住,别慌,别自乱阵脚。
  2. “核”字把关:仔细核对函件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债务真伪和具体金额。
  3. “通”字为要:如果确实逾期,主动与债权人沟通,表达还款意愿,争取协商解决,逃避只会让问题更糟。
  4. “防”字在心:提高警惕,学会辨别真假催收,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遇到暴力催收要敢于说“不”并保留证据报警或投诉。
  5. “证”字兜底:所有相关文件、沟通记录都要妥善保管,这是你维权的重要依据。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还钱也要还得明明白白,还得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那些正在为此烦恼的朋友,如果问题比较复杂,自己搞不定,也欢迎咨询专业的律师,我们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有什么经历想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下期再见!

贷款逾期催收函寄来了?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和辨别真假!,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退房时被扣神秘费用?酒店怎么退房才不吃哑巴亏!
« 上一篇5分钟前
×
24
2025 11

贷款逾期催收函寄来了?别慌!教你正确应对和辨别真假!

“叮铃铃~” 快递小哥一个电话,或者邮箱里一封邮件,打开一看,“贷款逾期催收函”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是不是瞬间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