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贷款逾期了,催收会上门吗?上门了我该怎么办?
哎,说起这大额贷款逾期,真是让人一个头两个大,钱还不上,心里本来就七上八下的,最怕的就是催收找上门来,很多朋友都会问我:“律师,我这大额贷款逾期好一阵子了,催收会不会真的上门啊?”“要是他们真上门了,...
聊聊贷款逾期上门催收那点事儿
大家得明白一个理儿: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咱们借钱的时候,都是签了合同的,逾期不还,确实是咱们理亏在先,银行或者正规的贷款机构,在咱们逾期之后,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们,包括可能的上门催收,其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了解情况、沟通还款事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法的。

划重点了啊!上门催收并非全无章法,它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是说催收的人来了,就能为所欲为。咱们作为欠款人,心里得有杆秤,知道哪些是他们可以做的,哪些是碰都不能碰的“红线”。
催收方的“可为”与“不可为”:
“可为”的事儿:
“万万不可为”的事儿(红线):
咱们欠款人该咋办?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小A因为生意失败,欠了某网贷平台一笔钱,逾期了三个月,某天,两个自称是该平台的催收人员,在晚上八点多直接敲响了小A家的门,小A开门后,对方态度非常恶劣,大声嚷嚷“小A欠钱不还!赶紧还钱!”,引得邻居都出来围观,小A请他们进屋谈,他们不肯,就在楼道里吵吵,还说“再不还钱,我们就去你儿子学校找他!”
这个案例里,催收方就踩了好几条红线: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小A可以先核实对方身份,如果对方不肯出示证件或者态度恶劣,就可以拒绝沟通并报警,如果对方持续骚扰邻居,可以请邻居帮忙作证,并保留录音录像,然后报警处理,小A也应该主动联系网贷平台官方,说明情况,尝试协商还款。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法律上对这些事儿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这就是说,你的个人信息,催收不能随便乱用、乱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催收的很多不当行为,都可能触犯这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强行闯进你家,就可能构成这个罪。)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虽然这是针对信用卡的,但其他贷款催收也可以参考这个原则,核心就是不能骚扰无关人员,不能用不当手段。)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这个公约虽然不是法律,但对规范互联网金融催收行为有指导意义,里面也明确了催收不得使用暴力、恐吓、侮辱、诽谤等手段,不得骚扰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债务人住宅等。
律师总结
说到底,贷款逾期上门催收,它是一种催收方式,但绝不是一种可以无法无天的方式。
对咱们欠款人来说:要正视自己的债务问题,逃避不是办法,如果催收真的上门了,不要害怕,但也不能硬碰硬,先核实身份,然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理性沟通,如果对方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果断收集证据(录音、录像、对方的言行举止记录下来),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贷款机构的监管部门投诉,咱们欠钱了,有还款的义务,但我们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样不容侵犯。
对催收方来说:催收也要讲法律、讲规矩、讲人性,合法合规的催收才能得到理解,也才能真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那些试图通过“歪门邪道”、“暴力恐吓”来达到目的的,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甚至可能触犯刑法,锒铛入狱。
王律师还是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借贷,按时还款,万一真的遇到困难了,积极和贷款机构沟通,寻求解决方案,比如申请延期、分期等,才是正道,钱没了可以再挣,信誉没了,麻烦就大了,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有法律问题,随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了,催收会上门吗?上门后他们能做啥?我又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聊聊贷款逾期上门催收那点事儿 大家得明白一个理儿: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咱们借钱的时候,都是签了合同的,逾期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