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多久算老赖?欠钱不还的时间红线到底在哪?
朋友开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你心里憋屈,又不好意思闹得太难看,只能默默咽下这口气,可问题是——他到底算不算“老赖”?欠钱不还,是不是只要拖得够久...
朋友开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亲戚借了三万说是应急,结果微信不回、电话拉黑,几年都没个准信儿,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嘀咕:这人是不是成“老赖”了?
但问题来了——到底借了钱多久不还,才算是法律意义上的“老赖”?是3个月?半年?还是非得等到法院判决生效还不履行才算?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不讲虚的,只说真话。
首先得明确一点:“老赖”这个词,其实是老百姓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俗称,也就是说,一个人能不能被称为“老赖”,不是看你欠钱的时间长短,而是看他是否被法院依法认定为‘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
换句话说——你哪怕只欠了500块,只要法院判你还,你故意不还、转移财产、玩失踪,那你也可能被列入“老赖”名单。
反过来,有人确实困难,暂时还不上,哪怕拖了好几年,只要没进执行程序,或者正在积极协商还款,也不能随便给人贴“老赖”标签。
所以啊,“多久不还”只是表象,“有没有经过司法确认+是否恶意逃避”才是关键。
很多人以为,只要对方不还钱,我就能去法院告他,然后直接把他拉黑上征信,其实哪有那么简单!
整个过程就像闯关游戏,得一步步来:
催收阶段(口头/书面提醒)
对方逾期后,你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催他还款,保留好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这是后续维权的基础。
协商无果 → 起诉立案
如果对方一直推脱,你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或借款发生地的基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只要有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基本都能立上案。
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
法院会开庭审理,查明事实后作出判决,比如判令被告在10日内归还本金+利息。
申请强制执行
判决生效后,如果对方仍不履行,你可以在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
这一步才是重头戏!只有当法院启动执行程序,发现对方有财产却拒不执行、隐匿财产、逃避执行时,才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
看到没?从“借钱不还”到“成为老赖”,中间至少隔着一场官司+一次执行程序。
去年我代理了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张姐借给邻居李某两万元,当时写了借条,约定半年内还清,结果三年过去了,李某不但没还,还换了手机号、搬了家,朋友圈天天晒旅游照片。
张姐气不过,拿着借条和银行转账记录起诉,法院很快判了:李某十日内归还本息合计2.3万元。
判决书下来后,李某依旧装死,张姐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查到李某名下有一辆二手车,价值约4万元,但他谎称已抵押给别人。
法院认定其故意隐瞒财产、抗拒执行,不仅将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坐不了高铁、住不了星级酒店),还依法拘留了15天。
这下李某慌了,马上凑钱还清债务,请求解除限制。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
欠钱时间长不是重点,关键是:一旦法院判决你该还,你还敢躲、敢藏、敢耍花招,那就离“老赖”不远了,甚至可能面临司法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入失信名单: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执行;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回到最初的问题:借钱多久不还才算老赖?
我的答案是:没有固定时间,但有一个“法律临界点”——那就是法院判决你该还钱之后,你还选择逃避执行的那一刻。
在此之前,对方可能是“失信的朋友”,但还算不上“法律上的老赖”;
在此之后,他不仅会被限高、上黑名单,影响子女读书就业,严重的还能坐牢。
如果你是出借人, ✅ 借钱一定要留证据(借条+转账记录)
✅ 到期不还要及时催收并保留痕迹
✅ 拖太久别忍着,尽早起诉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是借款人,也请明白: 💰 一时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了诚信,主动沟通、分期偿还,远比被法院强制执行划算得多。
毕竟,信用比金钱更贵,良心比官司更值钱。
别让一笔旧账,毁了半生清白。
借钱多久不还才算老赖?欠钱不还的时间红线到底在哪?,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开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亲戚借了三万说是应急,结果微信不回、电话拉黑,几年都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