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会涉嫌啥罪名不?
大伙儿要是网贷逾期了,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最怕的就是“会不会坐牢”,其实啊,网贷逾期本身大多是民事纠纷,跟犯罪扯不上直接关系,但要是逾期后耍了“小聪明”,或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还钱,那事儿可能就变味儿了,搞不好真会触犯法律,今天咱就唠唠,啥情况下网贷逾期可能涉嫌犯罪,给大伙儿提个醒。
先搞清楚:逾期≠犯罪,但“特殊操作”可能踩红线!
说白了,网贷本质是借款合同,逾期就是没按合同还钱,债主(平台)可以通过起诉、申请强制执行等民事手段追债,比如让你还本金、利息、违约金,或者查封你的财产。但如果逾期时伴随这些行为,就得小心了:
用假身份、假信息骗贷,根本没想还——可能涉嫌“诈骗罪”或“贷款诈骗罪”
比如借钱时填了假名字、假住址、假工作证明,甚至伪造银行流水,目的就是骗到钱就跑路,这种“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的心态,加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操作,就可能构成诈骗,根据刑法,诈骗数额较大的(各地标准不同,一般几千到几万起),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还得罚钱;数额巨大的,刑期更重。法院判了还钱,有能力却故意不还——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要是平台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你还钱,你明明有存款、有房产、有工资,却故意转移财产、藏起来不还,甚至跟法院“躲猫猫”,情节严重的就可能触犯这个罪,比如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亲戚名下,或者偷偷卖掉房子却不还钱,这可不是“没钱还”,而是“有钱故意不还”,最高可能判七年!恶意透支信用卡类网贷,逾期后躲起来——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有些网贷本质是信用卡分期或信用贷款,如果用信用卡借了钱,明知没能力还还使劲刷,逾期后银行催了两次、超过三个月还不还,数额较大(5万元以上)的,可能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别以为信用卡网贷和普通网贷一样,它的刑事风险更高。
给逾期的朋友几句实在建议:
别躲!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
逾期后平台肯定会催收,别拉黑、别失联,哪怕暂时没钱,也可以打电话说清楚现状(比如失业、生病),尝试协商分期还款或延期,很多平台是愿意沟通的,躲着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故意不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真没钱还?保留证据,别耍花样
如果确实经济困难,把工资流水、医疗证明、失业证明等材料整理好,证明自己“不是不还,是暂时还不上”,千万别为了躲债伪造证据、转移财产,那可是“罪加一等”。遇到暴力催收?保留证据报警
要是催收方用威胁、恐吓、骚扰家人朋友等手段逼债,记得录音、截图,直接报警或向银保监会投诉,别硬碰硬,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相关法条(摘选):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具体情形包括: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网贷逾期不可怕,怕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要你借钱时是真实信息、有还款意愿,哪怕暂时还不上,也只是民事纠纷,不会轻易坐牢。但如果从一开始就想骗钱,或者法院判了还耍赖,那法律可就“不客气”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借钱是为了应急,不是为了“天上掉馅饼”,理性借贷,按时还款,才是对自己信用和生活负责,真遇到难处了,积极面对比逃避有用一万倍!
网贷逾期了,会涉嫌啥罪名不?,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