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赖叫什么?欠钱不还的祖宗早就被骂了几千年!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借钱时甜言蜜语、还钱时人间蒸发的朋友?现在我们管这种人叫“老赖”,法院还能上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可你知道吗?早在几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对这种“借钱不还”的行为深恶痛绝了,而且他们给这种人起的名字,比现在的“老赖”狠多了!

在古代,欠钱不还的人可不是简单一句“他最近手头紧”就能糊弄过去的,那时候没有征信系统,也没有支付宝催收短信,但民间自有民间的智慧和道德审判,这类人,被老百姓称为——“积逋”“逋逃”之人

古代老赖叫什么?欠钱不还的祖宗早就被骂了几千年!

“逋”这个字,本义是“逃亡”、“拖欠”。《说文解字》里解释:“逋,亡也。” 意思就是逃跑了,而“积逋”指的是长期拖欠债务、逃避偿还责任的人,这词一听就带着浓浓的鄙视感,就像今天说“人渣”一样,属于道德层面的终极审判。

更狠的是,在一些地方志和判牍文书中,还把这类人称作“债鬼”。“鬼”字一出,直接给你打入阴间行列——活着不像人,专靠吸别人血过日子,你说这称呼毒不毒?

别以为古人只会骂人,他们对付“老赖”可有一套实打实的手段,比如唐代的《唐律疏议》就明文规定:“负债违契不偿,杖六十。”意思是,签了借据不还钱,打六十大板!这可不是吓唬人的,是真的动真格。

宋代更进一步,设立了“务限法”,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十月三十为“理债期”,在这期间官府专门受理债务纠纷,过了时间还不还?不好意思,明年再来排队,而且一旦被列为“积逋”,不仅会被公开张贴姓名,连科举考试都可能受影响——你想想,一个连基本诚信都没有的人,怎么配做官?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还会搞“曝名示众”,把欠债人的名字写在木牌上,挂在集市口,让全城人都知道谁是“赖账王”,这种“社会性死亡”,比现在朋友圈被拉黑还可怕。


📚以案说法:明朝有个“豆腐西施”告赢了“杀猪郎”

讲个真实案例改编的小故事,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某镇有个卖豆腐的寡妇,人称“豆腐西施”,她攒了点钱,借给镇上屠夫五十两银子做生意,写了借契,约定半年归还。

结果半年过去,屠夫装傻充愣,说“生意亏了,没钱”,豆腐西施一纸诉状告到县衙,县令一看借契清楚、证人齐全,当场判屠夫三日内还钱,逾期则“枷号三日,游街示众”。

到了第三天,屠夫还是没还,县令一声令下,衙役把屠夫戴上木枷,上面写着“负义赖债”四个大字,从东市押到西市,全镇百姓围观哄笑,连他家猪都不好意思叫了。

最后屠夫实在扛不住,回家砸锅卖铁凑齐了银子,跪着送到豆腐西施门口,这一案在当地传为佳话,还被记入了《吴中判牍录》。

你看,古代虽无法院执行局,但靠的是舆论压力+法律惩戒+道德约束三重夹击,让“老赖”寸步难行。


⚖️法条链接(古籍原文 + 白话解读)

  1. 《唐律疏议·杂律》

    “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
    👉 解读:欠债超过一匹布的价值,拖20天打20小板,每多20天加重一级处罚,最重打六十大板。

  2. 《宋刑统·户婚律》

    “凡负债者,务限内许诉,违者不予受理。”
    👉 解读:讨债必须在规定的“务限期”内起诉,错过时间官府不理——提醒大家及时维权!

  3. 《大明律·户律》

    “赖债不还,诈伪者,杖八十。”
    👉 解读:明明有钱却装穷赖账,属于欺诈行为,直接打八十大板!

这些不是传说,是实实在在写进国家法典的条文,古人对待诚信,一点不含糊。


作为从业二十年的民事律师,我办过太多“朋友借钱变仇人”的案子,很多人觉得,欠钱不还是道德问题,—它是彻头彻尾的法律问题

从古至今,社会可以容忍一时困难,但从不宽恕恶意赖账,无论是唐代的“杖六十”,还是今天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本质都是在维护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秩序:信义为本,契约必守

如果你正被人欠钱不还,别犹豫,先收集证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再发正式催告函,最后果断起诉,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而如果你是那个“暂时困难”的借款人,请务必主动沟通、分期协商,哪怕每月还五百,也比彻底失联强百倍,毕竟,你可以穷,但不能失去尊严与信用

老祖宗骂了几千年的“积逋”“债鬼”,不该在今天换个马甲继续横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八个字,从秦汉到如今,从未改变。

最后送大家一句老话:宁可身边无财,不可头上戴“逋”。

古代老赖叫什么?欠钱不还的祖宗早就被骂了几千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广州如何请律师?选对律师事半功倍!
« 上一篇6分钟前
×
13
2025 11

古代老赖叫什么?欠钱不还的祖宗早就被骂了几千年!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借钱时甜言蜜语、还钱时人间蒸发的朋友?现在我们管这种人叫“老赖”,法院还能上失信名单、限制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