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真会坐牢吗?别再被欠钱就是犯罪忽悠了!

金融债务34秒前1

朋友借你几万块说好年底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干脆人间蒸发?你气得牙痒痒,心想:“这不就是诈骗吗?怎么不去坐牢?”——先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无数人又气又懵的话题:老赖借钱不还,到底会不会坐牢?

很多人脑子里都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欠钱不还就是犯罪,就得进去蹲着。”可现实是,绝大多数“老赖”其实不会直接因为“借钱不还”就被抓去坐牢。为什么?因为从法律角度看,普通的民间借贷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

老赖借钱不还,真会坐牢吗?别再被欠钱就是犯罪忽悠了!

你借我钱,到期不还,我去法院起诉你,法院判你还钱,你拒不执行——这才开始进入“可能坐牢”的边缘,关键点来了:不是“欠钱”本身违法,而是“有能力还却故意不还”,甚至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才可能触犯刑法。

我们打个比方:你开车不小心蹭了别人的车,这是交通事故,属于民事赔偿;但如果你撞了人还逃逸,甚至酒驾致人死亡,那就变成刑事犯罪了,同理,借钱不还是“蹭车”,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恶意逃债,才是“肇事逃逸”。

那什么情况下,老赖真的会坐牢呢?

第一种情况:法院已经判决你还钱,你也收到了执行通知,但你明明有房有车有收入,却装穷、藏钱、把房子过户给亲戚,这就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时候,申请人可以申请公安立案,一旦查实,最高能判七年!

第二种情况:借钱时就没打算还,虚构项目、伪造证件、卷款跑路——这就不叫“老赖”,这叫“诈骗”。比如有人打着投资理财旗号,骗了几十个人几百万元,钱一到账立马挥霍一空,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就是妥妥的刑事犯罪。

但注意啊,区分“还不起”和“不想还”特别重要,有些人是真的经营失败、突发重病、失业断收,确实无力偿还,这种属于“诚信但不幸”的债务人,法律也会给予一定宽容,比如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但不会轻易定罪。

别一听“老赖”就喊打喊杀,法律讲的是证据、程序和主观恶意。没有恶意逃避执行或诈骗行为,光是拖欠,再久也不会自动变成“罪犯”。


以案说法

2021年,浙江温州的张某向多名同事借款共计80万元,承诺一年内归还,结果到期后失联,名下房产悄悄过户给母亲,债权人起诉后,法院判决张某还款,执行阶段,张某仍称“没钱”,但调查发现他每月有3万元租金收入,且频繁出入高档场所,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这个案子的关键不是“借钱不还”,而是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故意隐匿财产、抗拒执行,这才踩了刑法的红线。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可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等措施。

律师总结:

朋友们,别再误以为“欠钱=坐牢”了,法律保护的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也讲究程序正义和事实认定。真正的“老赖入刑”,前提是“有能力而拒不执行”或“一开始就诈骗”。如果你正被欠钱困扰,最该做的不是在网上骂人,而是尽快收集证据、起诉、申请强制执行,一旦对方在执行阶段耍花招,立刻向法院申请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债务是“要钱”,刑事犯罪是“要命”。别让情绪代替理性,也别让误解耽误维权,合法、有序、持续地施压,才是拿回血汗钱的正确姿势。

我是律师老张,专注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下次咱们聊“被套路贷了怎么办”——那才是真正离监狱只差一步的深渊。

老赖借钱不还,真会坐牢吗?别再被欠钱就是犯罪忽悠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银行如何催收逾期贷款?逾期了怎么办?
« 上一篇1分钟前
×
11
2025 11

老赖借钱不还,真会坐牢吗?别再被欠钱就是犯罪忽悠了!

朋友借你几万块说好年底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干脆人间蒸发?你气得牙痒痒,心想:“这不就是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