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催收,可不是“吼一嗓子”那么简单
说到贷款逾期催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打电话啊!直接问他什么时候还钱!” 这话没错,但怎么问,问什么,什么时机问,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去了,咱们的目标是把钱收回来,不是去跟人吵架,更不是去给自己惹上法律纠纷,对不对?

电话催收,首先得记住几个关键词:“专业”、“冷静”、“有策略”、“留证据”。
催收前,咱们先做足“功课”:
- 信息核对:把客户的借款合同、逾期金额、逾期天数、还款记录这些都捋清楚,烂熟于心,打电话的时候,你得准确无误地告诉对方,他欠了多少钱,什么时候到期,已经逾期多久了,千万别等客户反问一句“我到底欠多少来着?”你自己还支支吾吾说不清楚,那气势上就先输了。
- 心态调整:做好被客户抱怨、敷衍甚至拒绝的心理准备,咱们是去解决问题的,不是去当“情绪垃圾桶”,也不是去当“受气包”,保持平和、坚定的心态很重要。
- 目标明确:这次电话,你想达到什么效果?是让客户承诺一个具体的还款时间?还是让他先还一部分?或者只是了解一下他为什么不还钱,遇到了什么困难?目标不同,沟通的侧重点也不同。
电话接通后,怎么说才“管用”?
- 开场白要“稳准狠”:自报家门(我是XX机构的XX),确认对方身份(请问是XX先生/女士吗?),然后直接点明来意(关于您在我们这里办理的XX贷款,目前已经逾期了,想和您了解一下情况,并沟通一下还款事宜),别绕圈子,大家时间都宝贵。
- 语气要“刚柔并济”:态度要专业、礼貌,但立场要坚定,你是代表机构去催收合法债权,不是求他还钱,可以说:“XX先生/女士,这笔款项逾期对您的信用记录会有影响,也可能会产生额外的逾期费用,我们还是希望能帮您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既点明了后果,也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 耐心倾听,了解“症结”:客户为什么不还钱?是忘了?还是真遇到困难了(比如失业、生病)?还是就是不想还?这几种情况处理方式肯定不一样,让客户多说,咱们多听,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客户确实有困难,语气可以适当放缓和,看看能不能协商一个新的还款计划。
- 关键信息要“重复确认”:如果客户承诺了还款时间和金额,一定要在电话里重复确认,并记录下来。“您是说,会在X月X日前,先偿还X元,对吗?” 最好能让客户通过短信或书面形式再确认一下。
- “丑话”说在前面,但别威胁恐吓:明确告知客户如果不及时还款,可能会面临的后果,比如影响征信、产生罚息、机构将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等,这些都是事实陈述,不是威胁,但绝对不能说“再不还钱就找你家人/单位”、“让你在小区里名声扫地”这类涉及隐私侵犯和恐吓的话,那是违法的!
对方耍赖怎么办?
- “没钱”?核实情况,灵活处理:如果客户说没钱,先尝试了解他的真实经济状况,是暂时周转不开,还是长期亏损?如果是前者,可以协商分期或者延期;如果是后者,那就要评估风险,考虑是否需要提前启动法律程序。
- “我就不还,你能把我怎么样?”:遇到这种“滚刀肉”,别生气,也别跟他对骂,冷静告诉他:“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合同约定的,我们会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发律师函、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这个后果对您来说可能更严重,希望您慎重考虑。” 说完这些,如果对方还是油盐不进,就可以结束通话,准备下一步行动了。
- 拒接电话、失联?:持续尝试联系,做好记录(什么时间打了电话,是否接通),如果多次联系不上,可以尝试联系其紧急联系人(注意,只能联系合同约定的紧急联系人,且目的仅限于告知其协助联系借款人,不能透露过多债务细节),或者发送书面催收函。
以案说法:催收方式不对,有理也变没理
咱们来看个小例子,就叫它“冲动的小李”吧。 小李是某小贷公司的催收员,遇到一个逾期很久的客户张先生,电话打了好几次,张先生要么不接,要么接了就说没钱,小李一怒之下,在电话里对着张先生吼道:“姓张的,你再不还钱,我明天就带着人去你家楼下堵你,让你邻居都知道你是个老赖!我还要去你儿子学校找他!” 结果呢?张先生直接报警了,小李因为涉嫌恐吓、威胁他人,不仅工作丢了,还受到了公安机关的批评教育和处罚,公司的催收工作也陷入了被动。
反过来,如果小李这样说:“张先生,您的贷款已经逾期三个月了,我们多次联系您,您这边一直没有明确的还款计划,这笔欠款如果持续逾期,我们会将您的逾期信息上报征信系统,这对您未来的信贷、出行等都会有影响,根据合同第X条,我们有权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措施追索欠款,我们还是希望您能正视这个问题,如果确实有困难,我们可以一起协商一个可行的方案,但逃避不是办法。” 这样既表明了立场,也留了余地,还避免了法律风险。
法条链接:催收行为的“红线”不能碰
咱们催收,是为了维护合法权益,但绝对不能“为了要钱不择手段”,法律的红线坚决不能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还得付利息)
-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不还钱就是违约,要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划重点:威胁、侮辱、骚扰、散布隐私,这些催收行为都可能触犯此条,面临行政处罚!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针对银行信用卡催收,其他类型催收可参考其精神):
- 第六十八条: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 第六十九条:信用卡催收函件应当对持卡人充分披露以下基本信息:持卡人姓名和欠款余额,催收事由和相关法规,持卡人相关权利和义务,查询账户状态、还款、提出异议和提供相关证据的途径,发卡银行联系方式,相关业务公章,监管机构规定的其他内容。 发卡银行收到持卡人对信用卡催收提出的异议,应当及时对相关信用卡账户进行备注,并开展核实处理工作。
中国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互联网贷款、现金贷等业务的通知中,均强调了合法合规催收的要求。核心就是:不得暴力催收、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在夜间或凌晨进行催收(特殊情况除外)等。
律师总结
各位朋友,电话催收是门技术活,更是门“法律活”,咱们是去“要钱”,不是去“结仇”,更不是去“犯法”。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催收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了解客户,了解合同,了解法律。
- “有理不在声高”:沟通时保持冷静、专业、礼貌,但立场要坚定,态度要明确。
-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对于确实有困难但有还款意愿的客户,可以协商解决,给对方一个台阶,也给自己一个回款的机会。
- “法律是底线,也是后盾”:明确告知逾期后果,但绝不触碰法律红线,对于恶意拖欠、态度恶劣的客户,在多次催收无效后,要及时启动法律程序,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证据意识要长存”:通话录音(提前告知对方)、短信往来、还款承诺等,都要妥善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催收之路可能充满荆棘,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坚持合法合规的原则,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遇到特别复杂棘手的情况,别犹豫,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给你出谋划策。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我是王律师,咱们下次再聊!
贷款逾期了,电话催收怎么说才管用?对方耍赖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