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官司,工资却拿不到手?强制执行这招到底管不管用?
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劳动纠纷的律师,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咱们打工人最关心的——工资,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发薪日能拿到应得的报酬,可偏偏有些老板,找各种理由拖着不给,真是能把人...
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说“月底就还”“最多三个月”,结果一拖就是两三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你气不过去法院起诉,赢了官司,判决书白纸黑字写着“被告应于十日内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可对方就是赖着不还——这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法院判了也白判?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老赖借钱不还,法院到底能干什么?打赢了官司,怎么才能真正把钱要回来?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打赢官司,钱就能自动到账,其实不然。判决只是确认了你的权利,而执行才是实现权利的过程。
打个比方:法院就像给你开了一张“取款凭证”,但真正的“提款机”在执行局,如果你不去申请强制执行,这张凭证再漂亮,也换不来一分钱。
第一步必须做: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这时候,执行法官就会介入,查对方名下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股票、支付宝、微信钱包……只要有钱,就能冻结、划扣。
现实中,很多“老赖”并不是真的穷,而是装穷、转移财产、玩失踪,他们可能把房子过户给亲戚,车子挂在别人名下,工资走现金发放……手段五花八门。
但别忘了,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法院的“总对总”查控系统,能一键查询全国范围内的银行、不动产、车辆、证券、保险、网络资金等信息,别说你藏在哪个小县城的农商行账户,就连你在拼多多绑定的零钱通,系统都能查到。
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名单”),后果非常严重:
这些可不是吓唬人,是真的会落实的。
我经常跟当事人说一句话:“执行不是等出来的,是追出来的。”
法院执行案件太多,一个法官手里可能有上百个案子,如果你自己不积极提供线索,比如你知道对方换了工作单位、买了新车、在某平台接单赚钱,就得赶紧告诉执行法官。
一条微信朋友圈的定位,一张抖音视频里的车牌号,都能成为突破口。
你是这场执行的“情报员”。
如果查来查去,对方确实名下无房无车无存款,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称“终本”),但这不等于案子彻底结束。
“终本”只是暂时搁置,只要你以后发现对方有财产线索,随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我有个案子,当事人等了五年,突然发现老赖在老家盖了栋三层小楼,立刻提交证据,法院立马恢复执行,直接查封房产,最后通过拍卖拿回了八成欠款。
不要轻言放弃,法律给你的救济通道,一直开着。
2016年,张先生借给同乡李某15万元做生意,结果对方失联,2018年,张先生起诉胜诉,但执行时发现李某名下无任何财产,案件“终本”。
张先生没放弃,每年定期去法院询问,还托人打听李某动向,2023年,他发现李某的儿子在朋友圈晒出一辆宝马,并标注“老爸送的毕业礼物”,张先生立刻将截图提交法院。
执行法官顺藤摸瓜,查明该车登记在李某妻子名下,但购车款来自李某的微信转账记录,最终认定属恶意转移财产,依法追加执行,车辆被拍卖,张先生拿回12.8万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老赖可以躲一时,但躲不了一世,只要你不放弃,法律就不会放弃你。
朋友们,借钱出去,最怕的不是对方一时困难,而是明明有钱却故意不还,但你要相信,现在的司法体系早已不是“判决书压箱底”的年代。
关键是你得懂规则、有耐心、敢坚持。
总结三点:
法律不会让诚实守信的人吃亏,也不会让耍无赖的人逍遥法外,你手里的判决书,不是一张废纸,而是一把钥匙——打开的是正义的大门,也是你拿回血汗钱的希望。
别怕麻烦,别轻言放弃,你往前一步,法律就往前一步。
老赖借钱不还,法院到底管不管?打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说“月底就还”“最多三个月”,结果一拖就是两三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