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消费贷还不上被起诉?别慌,这三步能救你!
说实话,这几年“消费贷”这三个字,几乎成了不少人生活里的“双刃剑”,一边是手机点一点就能到账的几千、几万块,缓解燃眉之急;另一边呢,利息高、催收猛、一旦逾期,法院传票说来就来,我每天接待的咨询里,十件...
说实话,现在谁手里没几笔网贷?手机一点,钱就到账,方便是真方便,可一旦收入跟不上,还款压力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很多人一开始觉得“借点小钱,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利滚利,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我见过太多人,不是不想还,而是真的还不上,但你知道吗?面对网贷逾期,最可怕的从来不是欠款本身,而是慌了神、乱了阵脚,最后错失自救的黄金时间。

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当你发现网贷还不上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
很多人一看到账单就心慌,干脆把APP卸载、电话拉黑,以为这样就能逃避,错了!逃避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冷静下来,把所有平台的借款一笔笔列出来——包括本金、利息、违约金、已还金额、剩余待还总额,还有每个平台的还款日、利率标准。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只有搞清“家底”,你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资不抵债”,还是只是短期现金流断裂,有时候你以为欠了20万,实际核对后发现才13万,心理压力立马减轻一大半。
很多平台的年化利率其实早就超过了法律保护上限(下面会讲),多出来的部分你根本不用还!
很多人怕跟平台沟通,总觉得对方是“债主”,自己矮一头,但你要明白:你不是赖账,你是想还,只是暂时困难。
在逾期前或刚逾期时,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客服,说明情况,申请延期、分期甚至减免部分息费。
记住几个关键话术:
有些平台是有“困难帮扶通道”的,尤其是持牌金融机构,哪怕是非持牌平台,只要你态度诚恳、证据充分(比如医院证明、离职证明),也有可能谈成停息挂账或分24期还款。
别小看这一通电话,它可能帮你省下几万块的罚息。
如果已经逾期,大概率会接到催收电话,这里要划重点:合法催收和违法催收,只差一条线——是否侵犯你的人格权和隐私权。
以下行为,一律违法:
遇到这些情况,请立即录音、截图、保留证据,并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安机关举报,必要时,可以委托律师发函制止。
法律不会保护过度借贷的人,但一定会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去年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28岁,程序员,疫情期间被裁员,前后借了9个平台,累计欠款17.6万,他一开始选择失联,结果催收打爆了父母电话,母亲气得住院。
后来他找到我,我们做了三件事:
现在的小李,重新找了工作,每月按时还款,生活重回正轨,他说:“最黑暗的时候,不是欠钱,是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但只要肯面对,路一直都在。”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意味着:年化超过LPR四倍的部分,法院不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明确规定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
网贷还不上,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惧中沉默,在沉默中崩塌。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给了你喘息的空间,也给了你谈判的筹码,关键是要早行动、不逃避、懂规则、守底线。
无论你现在欠多少,只要还有还款意愿,就有翻盘的机会,别等到征信全黑、被起诉冻结账户才后悔莫及。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直面问题。
你现在拿起手机打的那通协商电话,可能就是人生转折的开始。
我是张律,一个不说废话、只讲干货的执业律师。
如果你正在泥潭里挣扎,不妨先停下,深呼吸,—向前走一步。
说实话,现在谁手里没几笔网贷?手机一点,钱就到账,方便是真方便,可一旦收入跟不上,还款压力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