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3天,到底有多严重?会不会有啥大影响?
哎呀,不小心忘了还网贷,一看手机,乖乖,已经逾期3天了!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有点慌?别急别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网贷逾期3天,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会不会天塌下来。
逾期3天,肯定不算好事,但也别过分恐慌,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很多朋友最担心的就是征信问题,这里要划个重点:不是所有的逾期3天都会立刻上征信!为啥呢?因为很多网贷平台,包括银行的信用卡,都有一个叫做“容时服务”或者“宽限期”的东西,这个宽限期,一般是1到3天不等,意思就是,如果你在最后还款日忘了还,在宽限期内还上,就不算逾期,也不会影响征信。
那问题来了,我的网贷到底有没有宽限期呢?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查看一下当初签订的贷款合同,或者APP里的相关条款了,正规的、大一点的平台,宽限期政策会比较明确,如果合同里写了有3天宽限期,那你逾期3天内还上,基本就没啥大事,顶多就是平台可能会发个短信提醒你一下。
如果你的网贷平台没有宽限期,或者宽限期只有1天、2天,那逾期3天就很可能被认定为真的逾期了。这时候,平台就有权把你的逾期记录上报给征信系统,一旦上了征信报告,那这条“污点”就会保留5年(从你还清欠款的那天开始算),对以后办信用卡、贷款可能会有影响。
除了征信,逾期3天还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呢?
- 罚息和违约金:这个基本是跑不了的,只要逾期了,不管几天,平台都会开始计算逾期罚息,每个平台的罚息利率不一样,一般是按天计算,通常会比正常的贷款利率高不少,还有些平台会收取一笔固定的违约金,逾期3天,你要还的钱会比原本应还的多一点。
- 催收电话/短信:逾期后,平台的催收部门肯定会联系你,刚开始可能只是温柔的短信提醒,然后是电话提醒,3天时间不算长,一般还到不了那种暴力催收的地步,但电话和短信估计是少不了的,可能会影响你的心情和正常生活。
一旦发现自己逾期3天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第一,赶紧看合同!确认一下有没有宽限期,宽限期是几天,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第二,马上还钱!别管那么多,先把欠款和可能产生的少量罚息违约金还上,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第三,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还完钱之后,或者在还钱的同时,如果心里还是没底,可以主动给网贷平台的客服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情况,比如是不是因为忘了,或者系统故障什么的(找理由要合理),问问他们这次逾期会不会上征信,需不需要做什么补救,态度好一点,很多时候客服会帮你查询一下,或者告诉你处理结果。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
建议参考:
- 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最好设置自动还款,或者在手机日历、备忘录里设置还款提醒,从源头上避免逾期。
- 了解自己的债务详情:清楚每一笔网贷的还款日、还款金额、是否有宽限期等,做到心中有数。
- 逾期后切勿逃避:不要因为逾期了就不接电话、不回短信,这样只会让问题更复杂,主动沟通,说明情况,争取理解。
- 优先还上征信的贷款:如果手头紧,有多笔债务,优先偿还那些会上征信的正规网贷,避免征信受损。
- 保留相关证据:和平台客服的沟通记录、还款凭证等,最好都截图或者保存下来,以防万一。
相关法条:
咱们国家的《民法典》对借款合同和违约责任有明确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白话版:签了合同就得按合同办事,还钱是应该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白话版:不按合同还钱,就是违约了,平台可以要求你还,还可以要求你赔偿损失,比如罚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白话版:逾期不还钱,就得付逾期利息,天经地义。)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白话版:不良记录保留5年,还完钱后开始算,你也可以对不良记录做解释,征信报告会记下来。)
网贷逾期3天,算不算严重,主要看你的网贷平台有没有宽限期以及宽限期的长短。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你不是恶意拖欠,并且在发现逾期后第一时间还清欠款,主动和平台沟通,影响通常是可控的。
但这绝对不是说逾期3天没关系,可以随便逾期。任何形式的逾期,都是对个人信用的一种损害,哪怕这次没上征信,频繁的“踩点”还款或者短期逾期,也可能让平台觉得你风险高,对你后续的借款额度、利率产生影响。
所以啊,朋友们,借钱一定要量力而行,还款一定要准时准点,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它可比那几天的疏忽值钱多啦!如果真的遇到困难暂时还不上,也别等着逾期,提前和平台沟通,看看能不能申请延期或者其他解决方案,这都比逾期后被动应对要好得多。
网贷逾期3天,到底有多严重?会不会有啥大影响?,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