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报警了警察会怎么处理
一、借钱不还报警了警察会怎么处理借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不在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内,报警后警察通常不会直接处理借款纠纷本身。 一般情况下,警察会进行基本了解,确认这是民事纠纷而非涉及诈骗等刑事犯罪。若存...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被人诈骗、遭遇家暴、财物被盗,甚至亲眼看到违法行为发生,急急忙忙跑到派出所报案,结果民警一句“不符合立案条件”就让你打道回府?那一刻,委屈、愤怒、无助全涌上心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明明受害了,凭什么不立案?
别急,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也不甩术语唬人,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刑事律师,我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警察不立案,不是终点,而是你维权路上的关键转折点。

很多人一听到“不立案”,第一反应是“警察不作为”“包庇坏人”,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不立案并不等于推诿,而是因为案件还没达到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决定是否立案,要看是否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换句话说,得有初步证据证明有人违法了,而且这事够得上刑事追责。
举个例子:你说朋友借你10万块不还,报警想让警察抓人,可这在法律上属于民事借贷纠纷,除非能证明对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比如虚构身份、伪造合同),否则警察确实没法立刑事案件。
所以第一步,先冷静下来问问自己:
 👉 我报的是刑事案件吗?
 👉 我手头有没有基本证据?(转账记录、录音、监控、证人等)
 👉 警察有没有给我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
如果没有拿到书面通知,那对不起,程序还没走完,你有权要求他们给个说法。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要警方决定不立案,就必须在7日内出具这份文书,有了它,你才能启动后续救济程序,别怕麻烦,一定要拿到手,最好是盖章原件。
拿着通知书,在7天内向原办案单位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比如派出所不立案,你就找分局;分局不立,就找市局。
注意:复议不是走过场,你要附上所有证据材料,写清楚为什么构成犯罪,比如被诈骗,就列时间、金额、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说明对方如何虚构事实诱骗你。
如果复议还是不行,别放弃!下一步就是找人民检察院。
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有权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进行监督,你可以直接去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提交材料,请求他们督促立案。
记住一句话:公安管破案,检察守权力之一就是管公安该不该立案。
我经手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被网络赌博平台骗了28万,当地派出所认为“属于自愿参与赌博”,拒绝立案,我们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平台操控输赢、诱导充值,最终通过检察院介入,成功推动立案侦查,主犯后来被判了六年。
有些案件虽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维权,比如轻微人身伤害、诽谤、侵占等,法律规定可以“被害人直接起诉”。
或者像前面说的欠钱不还,虽然不能按诈骗立刑案,但完全可以去法院起诉还款+利息+违约金。
从报警开始,每一次沟通都要录音(合法前提下)、保存短信微信记录、记下警号和接待人员姓名,这些细节在后续申诉中可能成为关键支撑。
去年夏天,一位女士找到我,她丈夫长期对她实施家庭暴力,有一次甚至拿刀威胁孩子,她报警五六次,每次警察都说“家庭矛盾调解一下就好”,从不立案。
我陪她第七次去派出所,坚持要求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起初民警推脱,我说:“你们不出具,我就向上级督察投诉。”最后他们不得不开出文书。
拿到文书当天,我们就向区检察院递交了立案监督申请,并附上了医院伤情鉴定、邻居证言、录音证据,不到两周,检察院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三天后,公安机关正式立案,男方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体会到:很多时候,正义不是等来的,是你一步不退争来的。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维权的“法律武器库”。
朋友们,现实很骨感,但法律是有温度的,警察不立案,不代表你错了,也不代表你活该,它只是提醒你:这条路,需要更专业的准备、更清晰的逻辑、更强的决心。
你要做的不是吵闹、不是跪求,而是依法、有序、有力地推进每一个救济程序,从一张通知书开始,到一次复议,再到检察监督,每一步都在积累胜算。
 ✅ 不立案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选择沉默。
 ✅ 没有证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及时收集。
 ✅ 遇到冷漠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忘了自己有权说“不”。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只要你愿意站出来,一步一步往前走,总有一束光,会照进你曾以为无解的黑暗里。
下次当你站在派出所门口,手里攥着那份“不予立案”的通知,请深呼吸,对自己说一句:
“没关系,我的战斗,现在才真正开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被人诈骗、遭遇家暴、财物被盗,甚至亲眼看到违法行为发生,急急忙忙跑到派出所报案,结果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