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怎么赔?赔多少?流程卡壳了怎么办?
你有没有想过,早上出门上班还神清气爽,下午一转身就被机器压伤了手,或者在工地上一脚踩空摔了下来——那一刻,天旋地转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里的安稳,你第一反应可能是“我还能不能工作?”、“医药费谁来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一不小心扭了腰,或者机器操作中划伤了手,当时觉得“没事,忍忍就过去了”,结果几天下来疼得睡不着觉,才意识到:这该不会是工伤吧?更糟的是,当你鼓起勇气去公司提这事,人事却含糊其辞:“先观察看看”“不算工伤吧”“没备案不好走流程”……这时候,你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无依无靠的局外人?
别慌,我今天就来帮你把“报工伤”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作为一名干了十几年劳动法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流程、怕麻烦、被单位忽悠,最后白白错过了维权黄金期,工伤不是“小事”,它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更是对你付出与牺牲的尊重。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上班路上摔了一跤,算不算工伤?”
答案是:有可能!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以下几种情况通常认定为工伤:
所以你看,工伤的范围比你想象得宽得多,关键不是“严不严重”,而是“是否和工作有关”。
很多人以为“只要受了伤,公司就得赔”,错!工伤认定有一套法定程序,一步走错,可能前功尽弃。
第一时间去医院!别硬扛!
医疗记录是工伤认定的核心证据,记得让医生写清楚“受伤经过”——患者于工作中搬重物时突感腰部剧痛”这类描述,千万别写成“自己在家扭伤”。
拍照留存:现场照片、伤情照片、监控录像(如果有)、工友证言、微信聊天记录(比如向主管汇报受伤的截图),统统保存好。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当地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但如果单位拖着不报?别等!你个人可以在事故发生的1年内直接申请。
单位不报 ≠ 你不能报!
申请地点:当地人社局工伤科,或通过政务服务网线上提交。
需要材料包括:
社保部门会在60天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一旦认定,下一步是劳动能力鉴定——也就是评估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等级越高,赔偿越多)。
拿到鉴定结论后,就可以依法主张赔偿了,包括: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小李是某平台外包公司的外卖员,没签劳动合同,也没缴社保,一次暴雨天送餐,电动车打滑摔倒,肋骨骨折三根,他找公司报销医药费,对方一句“你是临时工,不构成劳动关系”直接打发了。
我们介入后,收集了派单记录、工资转账记录、站长安排工作的聊天记录,成功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最终人社局认定为工伤,公司不仅支付了全部医疗费,还赔偿了近8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没有合同≠没有劳动关系,更不等于“活该自认倒霉”,只要你有证据证明你在为单位提供劳动、接受管理、领取报酬,法律就会站在你这边。
工伤不是“麻烦事”,而是你作为劳动者应得的保障,很多悲剧,不是因为法律不健全,而是因为沉默与无知,单位拖延、推诿、恐吓,往往就是赌你不敢闹、不懂法、嫌麻烦。
我要说的是:你的健康无价,你的尊严不容践踏。
如果你受伤了,请记住三句话:
维权不是为了争一口气,而是为了让下一个人不再重蹈覆辙,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对公平的守护。
我是律师老陈,下次见,愿你平安,也愿你懂法、敢为自己说话。
出了工伤怎么报?流程卡壳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一不小心扭了腰,或者机器操作中划伤了手,当时觉得“没事,忍忍就过去了”,结果几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