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招教你识破真假,守住征信和钱包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3期,当前欠款本息合计¥48,620.15元,若未及时处理,将上报央行征信并启动司法...
说实话,这几年经济波动大,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我接触过太多客户,一开始只是晚还几天信用卡、房贷或者网贷,结果拖着拖着,催收电话一天打十几个,短信一条接一条,最后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您已被起诉,请尽快应诉”,那一刻,整个人都懵了。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贷款逾期≠马上被起诉,银行也好、平台也罢,起诉是成本最高的选择,他们更希望你主动还钱,而不是走法律程序,只要方法对,完全有机会把一场官司化解在萌芽阶段。

今天我就从一个老律师的角度,跟大家掏心窝子讲讲:贷款逾期后,怎么避免被起诉?关键不是躲,而是“动起来”。
很多人逾期后第一反应是关机、换号、拉黑催收,听起来很解气,但这是最危险的操作,你以为不接电话就没事了?错!你的沉默会被视为“恶意拖欠”,系统自动标记为高风险用户,反而加速进入诉讼流程。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表达还款意愿。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您好,我是XX账户的借款人,最近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导致暂时无力全额还款,但我一直在想办法,能不能申请延期或分期?”
态度要诚恳,信息要真实,很多银行现在都有“困难客户帮扶通道”,只要你不是老赖,大多数情况下愿意协商。
小贴士:所有沟通尽量保留记录——录音、聊天截图、邮件往来都要存好,这些将来都可能成为你“积极履约”的证据。
银行不怕你穷,怕的是你没计划,如果你能拿出一份清晰的还款方案,哪怕每月只还500、1000,对方也会重新评估是否值得起诉你。
举个例子:小李借了8万网贷,逾期半年,他主动联系平台,提出“未来24个月每月还3000,优先还本金”,平台一看,这人有诚意也有能力,最终同意签署个性化分期协议,撤回了原本已提交的诉讼材料。
这就是典型的“用行动换时间”。
关键点:不要空口承诺“我一定还”,要说具体数字、具体时间、具体方式,越实在,越可信。
市面上很多催收公司为了业绩,会说一些吓唬人的话:“再不还就上门抓你”“已经立案了,警察马上来”……这些都是违规操作!
根据规定,合法催收不能威胁、骚扰、泄露隐私,真正的起诉流程是:发律师函→准备材料→向法院提交→法院受理→寄送传票,这个过程至少要1-2个月,不可能一个电话就说“明天开庭”。
接到这类电话,冷静应对: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王女士,因产后抑郁辞职,房贷断供5个月,某天突然收到“即将起诉”的短信,吓得整夜睡不着。
我们立刻帮她整理了病历、离职证明、收入流水,并写了一封《个人困难说明及还款承诺书》,通过正式渠道递交给银行,同时建议她先凑了2000元作为“诚意金”打款。
两周后,银行回复:同意暂停催收6个月,期间不计罚息,之后可申请最长3年的延期还款。
你看,她并没有多有钱,但她做了三件事:主动沟通 + 提供证据 + 展现诚意,这就够了。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可协议补充;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
对于确有困难无法按时还款的持卡人,银行应提供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最长可达5年(60期)。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性语言,不得频繁骚扰,不得冒充司法人员。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谈判时的“隐形武器”。
说到底,避免被起诉的核心逻辑就一句话:让债权人相信你“想还、能还、只是暂时困难”。
我不鼓励大家逃避债务,欠钱该还,天经地义,但我也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法、不敢谈、不会谈,把一件可以协商的事,硬生生拖成了官司,上了失信名单,影响孩子上学、工作晋升,得不偿失。
请记住我的三点忠告:
✅ 逾期后第一件事不是删APP,而是打电话;
✅ 沟通时不卑不亢,拿出证据和计划;
✅ 遇到恐吓骚扰,果断维权,别忍气吞声。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犯错就抛弃你,但也不会因为你沉默就原谅你。主动一步,海阔天空;逃避一步,步步深渊。
你是借款人,但你不该是猎物。
贷款逾期了会被告吗?3招教你避开起诉雷区,保住征信和钱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实话,这几年经济波动大,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我接触过太多客户,一开始只是晚还几天信用卡、房贷或者网贷,结果...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