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订飞机票才不踩坑?买完发现降价能退差价吗?

普法百科36秒前1

嘿,朋友,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辛辛苦苦挑了好久的航班,终于咬牙下单,结果第二天一看,票价居然降了两百块?甚至还有人刚下飞机,朋友圈就刷到别人同航线便宜一半……是不是气得想把手机扔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订飞机票”这件看似简单、实则门道极多的小事,作为一位常年奔波在各地开庭的律师,我坐过的航班比很多人吃的饭还多,今天不讲法律术语,就用大白话,带你避开那些航空公司和平台不会明说的“坑”。

怎么订飞机票才不踩坑?买完发现降价能退差价吗?


比价不是比个App就完事

很多人订票第一反应是打开某宝、某程、某飞,搜一下价格最低的那个点下去付款,但你知道吗?有时候同一个航班,在不同平台价格能差300块以上。

为什么?因为这些平台有自己的促销策略、会员补贴,甚至会根据你的设备、浏览记录“动态调价”,比如你反复搜索北京-三亚的机票,系统可能判断你“非买不可”,悄悄涨价。

律师建议:

  1. 至少对比三个主流平台(包括航司官网);
  2. 清除浏览器缓存或用无痕模式搜索;
  3. 别只看总价,注意附加费(比如机建燃油是否包含);

特别提醒:航空公司官网经常有“早鸟票”或“会员专享价”,虽然页面没那么花哨,但往往最靠谱、退改也更灵活。


什么时候买票最划算?

网上流传着“提前两周买最便宜”“周二下午降价”之类的“玄学”,其实这些规律早被大数据玩透了,根本不是铁律。

真实情况是:国内航线一般提前20-45天出低价票概率最高,国际线则建议提前2-3个月,但关键不是时间,而是“供需关系”。

举个例子:国庆前一周,哪怕你提前半年买,也可能赶上涨价潮,而淡季如2月、8月下旬,临时买都有捡漏机会。

小技巧:

  • 关注航司的“促销日”(比如南航每月28号、东航每月8号);
  • 设置“降价提醒”,很多平台支持自动推送;
  • 灵活出行?试试“多城市出发/到达”功能,说不定隔壁城市起飞便宜一半。

买了票降价,能退差价吗?

这是最多人问的问题——我昨天花1800买的票,今天同航班只要1300,能不能找平台退500?

很遗憾地告诉你: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

除非你买的是“可退改+价格保护”类的特殊舱位(通常是全价经济舱或商务舱),否则一旦出票,一口价成交”,航空公司没有义务补偿差价。

但!这里有例外:

👉 某些平台(如某程、某猪)推出了“安心退”“价保服务”,只要你开启该功能,降价后可申请差价返还(通常限72小时内),注意:这类服务往往是会员专属,或者需要额外付费开通。

下单前务必看清是否有“价格保护”标识,别等到降价了才后悔没选。


出票后想改签或退票?小心手续费吃掉一半钱

很多人以为“还没用就能全额退”,大错特错!

廉价航空(如春秋、九元)的特价票,退票手续费可能高达90%以上,甚至“一经出票不退不改”,你以为省了300块机票钱,结果临时有事要退,反而赔进去500。

✅ 记住这条铁律:

  • 折扣越低,限制越多
  • 退改规则一定要在付款前逐字看完;
  • 特别留意“自愿退票”和“非自愿退票”的区别。

比如航班取消、延误两小时以上,属于“非自愿”,可免费退改;但你自己不去,自愿”,该扣还得扣。


以案说法|她花了1200买票,改期却被收980手续费

去年夏天,李女士为女儿高考后旅游,提前一个月在某平台买了杭州-昆明的往返票,单程1200元,特价舱位。

结果临行前两天,孩子突发高烧,医生建议推迟行程,李女士赶紧联系平台改期,被告知:“可改,但需支付每段980元手续费。”

她当场傻眼:“这不等于再买一张新票?”

后来她投诉到民航局,得到的答复是:购票时已勾选“同意退改规则”,且该舱位明确标注‘退票收取90%费用’,平台并无违规。

李女士虽然心疼,也只能接受,这个案子让我印象很深——不是平台狠,而是消费者太容易忽略“确认按钮”背后的法律效力。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平台没显著提醒你“此票不可退”,你可以主张无效,但现实是——他们都会用加粗、弹窗、强制阅读等方式完成“提示义务”,你点了“同意”,就得负责。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

航空公司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票价,并附带相应的使用条件,旅客购票即视为接受该条件。

买票本质是一场契约行为,你按规则出牌,航司也依法履约


律师总结|订票不是拼手速,而是拼信息差

朋友们,订飞机票从来不只是“找个便宜的点一下”这么简单,它背后是一场关于信息、规则和心理博弈的微型战役。

真正聪明的乘客,不是总买最便宜的票,而是买“最适合+风险可控”的票,你要做的不是盲目比价,而是:

  • 看清退改规则;
  • 判断自身行程稳定性;
  • 善用价格保护工具;
  • 保留证据,遇问题及时维权。

记住一句话:便宜的票不一定真便宜,贵的票也不一定冤枉。

下次订票前,不妨花五分钟,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同行的人,毕竟,一趟顺利的旅程,从一张“不踩坑”的机票开始。

我是律师老张,一个既懂法律也懂生活的普通人,愿你每一次出发,都轻装上阵,平安抵达。

怎么订飞机票才不踩坑?买完发现降价能退差价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汽车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拖着不管会怎样?
« 上一篇6分钟前
×
26
2025 10

怎么订飞机票才不踩坑?买完发现降价能退差价吗?

嘿,朋友,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辛辛苦苦挑了好久的航班,终于咬牙下单,结果第二天一看,票价居然降了两百块?甚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