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判决后多久能强制执行
终审判决后多久能强制执行
终审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通常为判决生效后的15天内。
1.具体来说,如果双方在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均未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生效,此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如果一方提起上诉,则需等待二审结果出来后,判决书生效才能申请强制执行。
二、终审判决强制执行的期限
公平法务提醒,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终审判决下达之日起两年之内,当事人都享有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1.《中华人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了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并规定了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应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在执行期限内,当事人必须依法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提供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3.法院将对申请进行全面审查,确认符合强制执行条件者,便会予以受理并立案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法律规定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但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尽早向法院提出申请,以避免因超过期限而丧失强制执行的权利。
三、
终审判决后执行有哪些步骤
终审判决后的执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当事人必须向作出判决书的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同时附上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这些材料是法院审查申请是否合法、合规的重要依据。
2.法院将对当事人提交的申请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判决的合法性、申请的时效性、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等。确认符合强制执行条件者,法院将予以受理并立案处理。
3.法院执行机构在收到法院移交的执行书之后,会立即通知被告方,并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判决所规定的义务。这是执行程序中的关键环节,旨在确保判决结果的及时履行。
4.进入执行阶段。法院执行机构将依法采取各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等,确保判决得以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