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后多久强制执行失效
一、
法院判决后多久强制执行失效
法院判决后,强制执行的失效期限为两年后。也就是说,当事人必须在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否则将失去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强制执行从批准执行之后的六个月起,一般都会执行完毕。如果六个月之内开始强制执行,但未能执行完毕,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请执行。
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费用
公平法务提醒,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费用根据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具体来说,如果执行案件没有明确的金额或者价额,那么每件案件需要交纳50元至500元的费用。
2.如果执行金额或者价额在1万元以内,每件案件需要交纳50元的费用。
3.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的比例交纳费用;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交纳费用。
三、如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骤。
1.当事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提供相关的法律文书和证据材料。申请书应当明确载明申请执行的标的、理由和依据等内容。
2.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在一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法院决定受理申请,那么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3.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义务,那么法院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4.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终审判决后多久能强制执行
« 上一篇1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