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企业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还能翻身吗?
说实话,干我们这行这么多年,见过太多老板在企业资金链一紧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再撑一撑”,结果一拖再拖,最后银行一封律师函甩过来——建行把你告了,那一刻,很多人脑子是懵的:“我只是晚还了几个月,至于走...
说实话,干我们这行这么多年,见得最多的就是老板们一开始信心满满地拿着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去银行申请企业信用贷款,想着“先借钱把项目做起来”,结果市场一波动,回款一延迟,现金流一断,还款就跟不上了,等到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最后收到法院传票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我就是晚还几天,怎么就被告了?”
今天咱们不绕弯子,直奔主题:企业信用贷款一旦逾期被起诉,到底该怎么办?还有没有转圜余地?能不能避免败诉甚至执行?

别慌,听我慢慢说。
很多人一听“被起诉”就觉得天塌了,其实法律程序是有节奏的,企业信用贷款逾期后,银行或金融机构通常会经历这几个阶段:
当你收到法院寄来的《应诉通知书》《民事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说明案子已经正式立案了,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消极应对——不出庭、不答辩,大概率会被缺席判决;或者积极应对——认真准备材料,争取调解或减轻责任。
我建议你选后者。
很多企业主觉得“我没钱还,去了也没用”,于是干脆不管,这是大忌!你不应诉,法院照样判,而且判决内容完全按照原告(银行)的诉求来认定,连基本抗辩机会都没了。
出庭≠认输,而是争取说话的权利。
不是所有贷款纠纷都是“欠债还钱”这么简单,我们要看看合同签得是否规范?放款流程有没有瑕疵?是否存在暴力催收、误导宣传?利率是否超标?有没有提前收取不合理费用?
比如有的企业贷款合同里写着“年化利率8%”,但加上服务费、管理费、保证金之后,实际利率可能超过LPR四倍(现在约14.6%),这就涉嫌高利贷了,超出部分可以主张无效。
如果你的企业是因为疫情、政策调整、客户违约等不可抗力导致资金链断裂,也可以作为减免利息或分期偿还的理由,在法庭上提出“情势变更”抗辩。
大多数金融借款案件,法院其实更希望调解结案,因为执行难是普遍问题,所以只要你表现出还款意愿,哪怕暂时没钱,也可以申请分期还款、延期履行、减免部分罚息。
我在代理的一个案子中,当事人是一家小型制造企业,因下游客户拖欠货款导致贷款逾期9个月,被银行起诉要求一次性偿还本息合计280万,我们介入后,一方面提交了完整的财务困难证明,另一方面主动联系银行表达和解诚意,最终法院主持调解,达成“三年分期+免除50万罚息”的协议,保住了公司账户不被冻结,也避免了法定代表人被列入失信名单。
你看,只要方法对,就有翻盘空间。
去年我接手一个案子,杭州一家连锁轻食餐厅老板张先生,为了扩张门店向某商业银行申请了150万元信用贷,月息0.65%,前半年按时还款,后来疫情反复,堂食关停三个月,收入归零,连续逾期7期。
银行催收无果后直接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查封了公司基本户,张先生一度想破产清算。
我们接手后做了三件事:
我们也指出银行在贷后管理中未及时沟通、直接起诉的做法过于激进。
最终法院采纳调解建议,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本金分18期偿还,利息暂停计算6个月,解除账户冻结,餐厅活了下来,两个月后客流恢复,现在已经重新走上正轨。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企业一时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沟通、逃避责任。
这些条款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你在法庭上可以握在手里的“武器”。
企业信用贷款逾期被起诉,绝不等于“死路一条”,相反,它可能是你重新梳理债务、与债权人重建信任的契机。
我想告诉你的是:
✅ 不要逃避传票,接到就要立刻行动;
✅ 不要盲目签字和解,先评估自身权益;
✅ 不要以为没钱就没法谈,有诚意才有出路;
✅ 更不要等到资产被执行才后悔莫及。
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本可以挽救的企业,因为老板的一念之差而彻底崩盘,但也看到不少人在绝境中冷静应对,通过合法手段缓释压力,最终东山再起。
企业的信用,比账户余额更重要,维护它,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如果你正在面临类似困境,不妨深呼吸一下,然后拿起手机,给专业的人打个电话——一句话,就能改变结局。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案例与实务经验,旨在为企业主提供实用法律指引,如遇具体纠纷,请及时咨询属地专业律师,个案情况需个性化分析处理。
企业信用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还能翻身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说实话,干我们这行这么多年,见得最多的就是老板们一开始信心满满地拿着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去银行申请企业信用贷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