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时不注意这几点,小心赔得倾家荡产?合同到底该怎么写才靠谱?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之间合作开个小吃店,说好“口头协议”,结果一赚了钱就开始扯皮;租房时房东随口答应“到期优先续租”,可最后却转手租给了出价更高的别人;更别提那些公司之间的项目合作,明明谈得好好的...
朋友临时借了你两万块急用,说好下个月还,你还特意让他打个条——结果到了时间人影不见,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你拿出那张“领条”一看,傻眼了:上面就写着“今收到张某现金20000元”,连个“借款”都没提,更别说利息、还款日期了,这时候你想去法院起诉,法官一问:“这是借款还是还款?是赠与还是工程款?”你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别笑,这种事儿在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很多人以为只要写了字、签了名就是“有证据”,殊不知一张不合格的领条,可能比没写还坑人,今天我就从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角度,跟你好好唠唠:领条到底该怎么写?写错一字,可能损失上万!

很多人把“领条”和“借条”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法律性质完全不同。
重点来了:领条本身不必然代表借贷关系!它更像是“我收到了这笔钱”的声明,但没说这钱是怎么来的、要不要还。
如果你是借钱给别人,千万别让对方打“领条”!否则你在法律上很难证明这是借款,对方完全可以辩称:“这是我收的货款/分红/还款”,那你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领条也有它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些场景下,写领条是合理的,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才能避免日后扯皮:
领 条
今本人张三(身份证号:123456789012345678),收到李四支付的人民币贰万元整(¥20,000.00),该款项系××项目分红款/工资结算/押金返还/其他具体事由。
本人确认该款项已全额收到,无任何争议。领取人(签字并按手印):_____
身份证复印件附后
日期:__年月__日
看到没?关键点在这儿: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王女士和邻居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前期各投5万,半年后她想退出,双方协商由对方退还3万元投资款,当天对方转账2万,又给了1万现金,王女士随手写了个领条:“今收到现金10000元。”
结果三个月后,对方突然起诉她,说那1万是“还款”,因为之前王女士借过他钱,要求她再还1万,王女士懵了:“那是退股的钱啊!”可她拿不出其他证据,而那张领条只写了“收到现金”,没写用途。
法院最终认定:领条未注明款项性质,无法排除借贷可能性,结合银行流水和其他聊天记录,判王女士败诉,还得补还8000(因部分证据显示原借款为1.8万)。
你看,就因为一句话没写清楚,白白损失近一万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
换句话说:法律保护的是“清晰的权利义务关系”,含糊其辞的条子,在法庭上很可能不被采信。
最后我掏心窝子说几句:
中国人讲究“熟人社会”,总觉得让亲戚朋友写字条太见外,可现实很残酷——感情经不起金钱考验,信任扛不住利益诱惑。
你要记住:
一张纸,几句话,看似小事,关键时刻能决定你是赢是输,别等到对簿公堂才后悔:“当时要是听律师的话就好了。”
真正的成熟,不是不信人性,而是懂得以制度守护善良。
下次再有人让你写领条,先问一句:这钱是什么性质?写清楚了吗?别让自己的一片好心,变成别人钻空子的漏洞。
领条怎么写才靠谱?不懂这几点,小心吃哑巴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朋友临时借了你两万块急用,说好下个月还,你还特意让他打个条——结果到了时间人影不见,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你拿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