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逾期被催收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懂这3个关键点再应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在众兴花平台的借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面临法律追偿。”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明明不是大额贷款,怎么一...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深夜手机突然亮起,一条带着“紧急通知”字样的短信弹出来:“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启动视频外呼及法律程序!”紧接着,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对面不仅知道你的名字、身份证号,甚至还能说出你最近一次消费的时间和金额,更吓人的是,对方直接开启视频通话,镜头里是一身正装的“工作人员”,身后还挂着“金融监管服务中心”的牌子……
是不是瞬间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别急,这种“精准打击式”的催收手段,这几年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当你信用卡或网贷出现逾期后,平台往往会通过短信、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轮番施压,目的就是让你尽快还钱,但问题是:这些行为合法吗?我到底该不该怕?能不能拖?要不要马上还?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三个核心问题。
首先得说一句大实话:很多所谓的“视频催收”并不是法院或银行直接派人来的,而是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的操作。
正规银行一般不会轻易使用视频通话方式催收,尤其不会在深夜突然打过来还要求你“当面认错”,那些穿着制服、背景专业的人,大概率是催收公司雇员,利用技术手段模拟出“官方感”,制造心理压迫。
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完全无视。
因为——只要你是真金白银借了钱、签了合同、确实没按时还,那这笔债务就是真实存在的。无论谁来催,欠债还钱这个基本逻辑不变。
重点在于:他们怎么催,决定了是否越界。
记住一句话:你可以不怕催收的形式,但不能逃避债务本身的责任。
我建议你分三步走:
第一步:冷静核实信息。
别一看“严重逾期”就慌神,先登录官方App或拨打客服电话,确认自己实际的还款状态,有时候系统延迟、自动扣款失败,可能只是短暂逾期一两天,并未真正进入不良记录阶段。
第二步:保留证据。
凡是接到威胁性语言、辱骂、泄露隐私、频繁骚扰(比如一天打十几个电话)的情况,一定要录音、截图、保存短信和通话记录,这些都是将来维权的关键证据。
特别是视频催收,很多人觉得“面对面”更有威慑力,其实恰恰相反——视频过程更容易留下违法证据!比如对方说“再不还钱就去你老家贴告示”,这句话一旦录下来,就是典型的恐吓行为。
第三步:主动沟通,争取协商。
如果你确实暂时还不上,与其躲着被骂,不如主动联系金融机构,申请分期、延期或者个性化还款方案,现在很多银行都有“困难客户帮扶机制”,只要你态度诚恳、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有很大机会谈下来。
千万别等到被起诉才后悔没早点处理。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为创业失败导致信用卡连着三个月没还,总共欠了4.8万,刚开始只是收到短信提醒,后来变成每天七八个电话,最后竟然有人通过视频连线,拿着他的身份证照片说:“再不还钱就把你欠款信息群发给所有通讯录联系人。”
小李吓得整夜睡不着,差点去借高利贷填坑,后来他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调取了全部通话记录和视频录像,发现其中有多次言语威胁和隐私泄露行为,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催收公司违规,并同时与银行协商达成24期分期还款协议。
不仅停止了暴力催收,也没有被起诉,更重要的是,小李的心理负担大大减轻——原来,法律是可以对抗恐惧的武器。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下行为均属违法:
换句话说:你可以欠钱,但他们不能乱来。
朋友们,面对逾期和催收,最可怕的从来不是那一串数字,而是内心的无助和恐慌。
我想告诉你的是:
👉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
👉 催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法;
👉 暂时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急乱投医。
当你学会用法律的眼光去看问题,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彻夜难眠的“催命符”,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请记住这三点: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风暴,但只要你手里握着法律这把伞,风雨再大,也能稳步前行。
我是律师老张,愿你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依然看得见光。
逾期短信轰炸、视频催收轮番上阵?别慌,先搞懂这3个关键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深夜手机突然亮起,一条带着“紧急通知”字样的短信弹出来:“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