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贷款逾期收到短信提醒?别慌,搞懂这几点能救急又止损!
“明明记得还款日,怎么一觉醒来就收到农行的逾期提醒短信?”更有人看到“已逾期”三个字,心跳直接飙到120,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征信要黑了?会不会被起诉?房子车子保不住了? 先别慌,作为处理过上百起信...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某天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跳出来:“您已连续逾期31天,信用记录将受影响,请尽快还款。”那一刻,心一沉,手一抖,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会不会上征信?会不会被催收?以后还能不能贷款买房?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逾期短信慌得六神无主,结果做出错误决定,把小问题拖成大麻烦。贷款逾期跨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么应对。
简单说,就是你该还钱的日子过了,没还,拖到了下个月,比如6月15日是还款日,你一直没还,直到7月才收到催收短信——这就是典型的“跨月逾期”。
很多人以为只要在宽限期内补上就没事,但现实是:大多数贷款产品没有宽限期,尤其是网贷和消费金融公司,一旦过期当天就算逾期,而银行信用卡虽然有3-5天的容时服务,但前提是你要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不是默认自动享受。
别再信“晚几天没关系”的老话了,现在系统都是自动抓取数据上报征信的,逾期一天都可能留下记录。
我接触过不少客户,一看短信吓得直接关机、换号、拉黑催收电话,结果呢?越躲越严重,你以为不接电话就没事?错!平台会通过多种方式联系你,甚至把你列入“失联名单”,这在风控系统里属于高风险行为,后续可能面临更高额的罚息、法律诉讼,甚至影响子女教育、出行限制。
正确的做法是四个字:主动沟通。
立刻做三件事:
记住一句话:欠钱不还叫失信,但逃避沟通才是真正的危机开端。
不是所有逾期都会“毁一生”,关键看你逾期的性质和时间:
但这里有个重点:如果你能在被正式起诉前还清欠款,并与平台达成和解,有很大机会避免走到法院那一步。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逾期42天,收到银行短信说要“移交法务处理”,他吓坏了,差点准备卖房还债。
我们介入后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张先生不仅保住了房子,还避免了诉讼,关键是——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逾期不可怕,信息不对称才最危险,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权协商、有权申诉,白白承受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明确:
处理个人信用信息必须基于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且不得过度收集、滥用。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中规定: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这意味着——你不是被动挨打的角色,你有知情权、协商权、申诉权!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谁还没个难的时候?生病、失业、突发事故……这些都不是你“道德败坏”的证据,贷款逾期不是原罪,拒绝面对才是最大的风险。
如果你已经收到跨月逾期短信,请立刻行动:
✅ 查清账单,确认事实
✅ 主动沟通,争取协商
✅ 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别自己硬扛
信用是可以修复的,但机会往往只留给那些敢于直面问题的人,一时的财务困境不代表你不行,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在低谷时的选择。
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它也许正是提醒你重新掌控生活的起点。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内容结合实务经验与法律规定,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跨月收短信了?别慌,搞懂这几点能救急还能止损!,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某天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跳出来:“您已连续逾期31天,信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