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亮起时,车轮压线算不算闯红灯?一文读懂‘闯红灯’的认定标准!
原创文章内容: “闯红灯”是交通违法中最常见的行为之一,但很多人对它的认定标准存在误解,有人以为只要车轮压过停止线就是闯红灯,也有人觉得必须完全驶过路口才算,究竟怎么算闯红灯?今天就从法律和技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开车快到路口时,绿灯突然开始闪烁,心里一紧:“要不要踩油门冲过去?”脚下一松油,车轮刚压过停止线,红灯亮了,这时候你心跳加速:我这……算不算闯红灯?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到底什么情况才算真正的“闯红灯”?是只要红灯亮了车还在动就算?还是必须三个条件都满足才成立?搞明白这些,不仅能避免冤枉扣分罚款,关键时刻还能帮你申诉成功。
很多人以为:红灯亮了,车子还在往前走,那就是闯红灯。其实这是个误区。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交警执法实践,真正构成“闯红灯”的违法行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关键要素,业内也叫“三张照片定罪法”。
这三张照片必须清晰、连贯、时间一致,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绿灯或黄灯期间就已经越过了停止线,哪怕后面变成红灯才完全通过路口,那也不算闯红灯,最多可能被认定为“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处罚会轻很多(一般是警告或扣3分,而不是6分)。
举个例子:你看到绿灯最后一秒冲进路口,车头刚过线,灯变红了,但你没停住,继续开过去了,这种情况,电子眼拍下来的只有两张有效照片(过线+驶出),缺少“红灯亮起时尚未过线”的初始证据,就不能认定为闯红灯。
这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很多人觉得“黄灯就是提醒要停”,但也有人认为“黄灯是过渡信号,可以通行”。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黄灯表示“警示”,其含义是: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未越过停止线的车辆不得继续通行。
如果你在黄灯亮起时还没过线,还一脚油门冲过去,一旦被拍下三张红灯状态下的照片,那就妥妥算闯红灯。
但现实中有种常见误解:“只要车头过了线就能过。” 这话不全对。判断标准不是车头,而是车辆整体是否在信号变化前越过停止线。如果只是车头过了线,车身还在外面,而此时灯已变红,继续前行仍可能被判定为闯红灯。
去年,杭州一位张先生收到一条违法通知:某路口闯红灯,记6分罚200元,他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记得自己是黄灯进的路口。
他调取了行车记录仪视频,并申请查看电子警察拍摄的照片,结果发现:
第一张照片显示,他的车在黄灯亮起时,前轮刚刚压线;
第二张照片是红灯亮后,车辆继续行驶;
第三张是驶出路口。
问题来了——第一张照片的时间戳显示的是黄灯,而非红灯。按照执法标准,第一张照片必须是红灯状态下车辆未过线的状态,才能启动“闯红灯”判定流程。
于是张先生向交警部门提出申诉,附上视频和照片分析,交管部门核实后撤销了处罚,理由是:“证据链不完整,无法确认属闯红灯行为。”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执法必须讲证据,不是系统一拍你就得认。只要你有理有据,完全可以依法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
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明确规定“闯红灯”需三张连续照片作为证据,分别反映车辆在红灯亮起时未过线、越线、通过路口的过程。
说到底,“闯红灯”不是靠感觉判的,而是靠证据定的。别被一张罚单吓住,先看证据是否齐全、合法,如果你是在黄灯期间进入路口,哪怕最后是红灯下完成通过,也不应被认定为闯红灯。
在这里给各位司机朋友几点建议:
开车在路上,守法是底线,懂法是底气,下次再遇到红灯黄灯交替的瞬间,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不是盲目冲,也不是惊慌急刹,而是——心中有灯,眼里有线,手里有证据。
闯红灯到底怎么算?看到黄灯就冲过去,算不算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开车快到路口时,绿灯突然开始闪烁,心里一紧:“要不要踩油门冲过去?”脚下一松油,车轮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