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贷款逾期短信轰炸?别慌!教你三步自救,避免征信爆雷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手机快被“小米金融”的催收短信刷屏了——“您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账户已进入风控流程,可能面临法律追偿”……一条接一条,半夜三点还在叮咚响,搞得人心神...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收到一连串小米金融发来的逾期提醒短信,从“温馨提示”到“即将上报征信”,一条比一条吓人,搞得晚上睡不着觉,饭都吃不下,有人甚至问我:“律师,我是不是要坐牢了?”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视角,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小米贷款逾期到底意味着什么?面对催收短信该怎么应对?怎样把损失降到最低?最关键的是——如何避免征信彻底“崩盘”?
咱们先说重点:贷款逾期≠犯罪,但处理不当,真的会毁掉你未来五年的金融生命线。
很多人一看到“已移交法务部门”“将依法起诉”这种字眼就腿软,但你要明白: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类短信是催收流程中的标准动作,目的是让你尽快还款,而不是马上打官司。
小米金融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确实有权催收,但它也必须遵守《民法典》和《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等规定,也就是说,它不能恐吓、不能骚扰、不能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所以第一步:保存所有短信截图,包括时间、内容、发送号码,这是你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比如你收到这样的短信:“您已逾期7天,若3日内未还款,将上报央行征信系统并启动法律程序。”
这句话本身合法,但如果你已经还了一部分,对方仍持续发送相同内容,就可能涉嫌虚假陈述或重复施压,属于违规催收。
登录小米金融App,查清本金、利息、罚息是否计算准确,很多人不知道,平台有时会把“服务费”“管理费”打包进总欠款,导致实际利率超过法定上限(LPR的4倍),这部分你可以主张无效。
别等他们催你,你先打过去,记住这句话:“我现在有还款意愿,但暂时资金紧张,希望协商一个我能承受的还款方案。”
根据监管要求,正规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债务重组”机制,只要你态度诚恳,多数情况可以谈成:
关键点:一定要让对方把协商结果发书面确认(短信、邮件或协议),口头承诺没用!
如果已经逾期超过30天,很可能已被上报征信,这时候要做的不是自责,而是:
征信记录保留5年,但“已结清”和“持续逾期”的影响天差地别。
我去年接了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失业,小米贷款逾期了42天,他每天收到五六条催收短信,最狠的一条写着:“已委托第三方律所介入,不排除刑事追责。” 小李吓得不敢接家里电话,生怕父母知道。
我们接手后做了三件事:
结果:催收短信当天停止,小李按月还款,半年后征信逐步恢复,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压力彻底释放。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只要你敢站出来沟通、留证据、讲道理,就有转机。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说明:平台可以收罚息,但不得超过LPR四倍(目前约年化14.8%)。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第十条
催收不得使用威胁、恐吓、侮辱性语言,不得频繁拨打借款人通讯设备。
→ 频繁短信轰炸可能构成骚扰。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信息有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征信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并更正。
→ 你有权纠正错误征信记录。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谁还没个难的时候?
一时周转不开,不是你的错;但收到短信装死、删了就当没发生,这才是真正的风险。
面对小米贷款逾期,你要做的不是恐慌,而是:
✅ 保存证据
✅ 主动沟通
✅ 争取协商
✅ 修复征信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只要你愿意面对,总有出路。
别让一条短信,毁掉你对生活的信心,你值得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我是张律,专注金融纠纷十年,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评论区留下“求助”,我会尽量回复每一条留言。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收到一连串小米金融发来的逾期提醒短信,从“温馨提示”到“即将上报征信”,一条比一条吓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