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原单位拖着不办社保交接?你的权益可能正在被侵蚀!
老张上个月离职时,原本以为能安心开始新生活,却在前几天看病时发现——医保用不了!一查才知原单位压根没给他做社保减员。这种“沉默式侵权”正成为许多离职者的隐痛:公司表面答应配合,实际却用拖延战术拒绝办理...
每个月工资条上清清楚楚写着“五险一金”,可翻来覆去就是看不到“公积金”这一栏?问人事,人家轻飘飘一句:“我们公司还没上线公积金系统。”再问领导,干脆打哈哈:“先干着,以后会有的。”结果一年两年过去,公积金还是“以后再说”。
别以为这只是个小问题,住房公积金,可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彩蛋”,它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强制性制度,关系到你买房、租房、甚至退休后的实际利益,我就用大白话,把公积金怎么缴、谁该缴、不缴怎么办,给你掰扯明白。
简单说,公积金是“你出一点,单位出一点,国家帮你存一笔”的长期住房储蓄,缴存比例一般在5%到12%之间,由单位和职工同比例缴纳。
举个例子:
小李月薪1万元,公司按8%的比例缴存。
小李每月个人账户进账 = 1万 × 8% = 800元(自己出800)
公司同时也要往小李的公积金账户里打进800元。
小李这个月公积金账户总共到账1600元!
这笔钱不是公司发的奖金,也不是年终分红,而是你的合法劳动权益,而且是税前扣除、利息稳定、还能贷款低息买房的“硬通货”。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国企、事业单位才交公积金,私企、小公司可以不交,错!大错特错!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只要你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无论你是正式工、合同工、试用期员工,甚至劳务派遣人员,单位都有法定义务为你缴存公积金。
重点来了:
✅ 城镇企业、外企、民企
✅ 个体工商户(部分城市已纳入)
✅ 民办非企业单位(比如私立学校、医院)
✅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全都在覆盖范围内!
但现实是,很多中小企业为了省钱,直接“选择性忽略”这条规定,更有甚者,用“补贴代替公积金”“签自愿放弃声明”等方式规避责任——这些操作,统统违法!
别忍气吞声!你可以这样维权:
公积金的追缴没有时效限制!哪怕你离职五年,依然可以要求原单位补缴在职期间的欠款。
张先生2018年入职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当时口头承诺“发展好了就上公积金”,结果一干三年,公积金始终没影,2021年离职后,他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公积金维权的文章,决定试试。
他收集了三年的工资银行流水、劳动合同复印件,向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了投诉材料,起初公司抵赖称“员工签过放弃协议”,但公积金中心明确指出:放弃公积金属于无效条款,不能免除单位法定义务。
经过两个月调查,公司被责令为张先生补缴个人和单位部分合计2万元,更意外的是,这笔补缴金额还帮他顺利申请到了首套房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贷低了近两个点。
张先生说:“我以为早就过了时间,没想到国家真的管。”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
▶ 第十五条: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
▶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
▶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民法典》虽未直接规定公积金,但其确立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为劳动者主张合法权益提供了基础支撑。
公积金不是“恩赐”,而是你应得的法定权利,它不像社保那样被广泛认知,却同样具有强制性和保障性,很多年轻人觉得“现在不买房,缴不缴无所谓”,可一旦你想落户、想申请公租房、想用低息贷款安家,就会发现——当年那几百块的差额,可能让你错失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别再把公积金当成“软性福利”,从你入职第一天起,就要主动确认:我的公积金有没有缴?比例是多少?账户能不能查到?
单位不缴?不是“行业惯例”,是违法!
签了放弃书?那是“废纸一张”,法律不认!
觉得投诉麻烦?比起未来买房多付几十万利息,这点精力值得花!
权利不会自己走上门,它需要你清醒地看见、坚定地争取,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公积金怎么缴?单位拖着不交怎么办?你的权益不能等风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每个月工资条上清清楚楚写着“五险一金”,可翻来覆去就是看不到“公积金”这一栏?问人事,人家轻飘飘一句:“我们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