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上门催收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一眼识破套路!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我们将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情况。” 一看这消息,心立马就悬起来了——不会真有人要来家里敲门吧?会不会影响家人?要不要赶紧还钱?...
最近我接连接到几个朋友的电话,语气里全是慌张:“律师啊,我欠了点网贷没还上,结果手机不停收到短信,说什么‘已移交公安机关’‘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纳入失信名单,子女考公都受影响’……我人都快崩溃了,是不是真要坐牢啊?”
别急,听我说——这些短信,90%以上都是虚张声势,甚至是违规催收的“心理战术”,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网贷逾期到底会怎样?那些吓人的短信合法吗?我们普通人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应对?
很多人被短信里的“公安立案”“刑事追责”吓得睡不着觉,但你要明白一个基本法律常识:普通的民事借贷逾期,属于经济纠纷,不是刑事案件。
除非你有“恶意骗贷”的行为,比如伪造收入证明、虚构借款用途、借钱后故意挥霍并拒不还款,才可能涉及“贷款诈骗罪”,但这种情况极少,绝大多数人只是暂时周转困难,这在法律上叫“履约能力不足”,而不是“主观恶意”。
对方说“已移交公安”“即将刑事拘留”,基本是唬人的。
现在有些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施压,手段越来越过分,常见的违法催收包括:
这些行为,已经违反了《民法典》关于人格权保护的规定,也触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的底线。
记住一句话:你可以欠钱,但不该被羞辱;你可以逾期,但不该被恐吓。
保存证据
把所有威胁短信、骚扰电话录音、微信截图全部保留下来,这是日后维权的关键。
明确回应,划清界限
可以通过书面或短信方式告知对方:“本人知晓债务存在,正在积极协商还款方案,请停止一切骚扰、恐吓行为,若继续侵权,将依法维权。” 语气不必卑微,也不必激化矛盾,保持理性。
主动协商,争取宽限
联系平台客服,说明实际困难,申请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利息,很多平台在合规压力下,反而愿意谈。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创业失败,三笔网贷共逾期4万多元,某天开始,他每天收到十几条短信:“你已被列入公安部逃犯系统,24小时内不还款将刑事逮捕!” 还有电话打给他母亲,说“你儿子是老赖,马上要进监狱”。
小李精神几乎崩溃,一度想轻生,后来他找到我,我们调取了全部通信记录,发现所谓“公安部系统”根本是伪造链接,催收公司也无正规授权。
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并提起人格权侵权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催收公司赔偿精神损失费8000元,并公开道歉,更重要的是,小李的心理负担终于放下了——他意识到,自己不是罪犯,只是个暂时困难的普通人。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恐惧吞噬理智,那些满屏的“坐牢警告”“全家连坐”,不过是催收方的心理打压术,你要相信:法律从不支持暴力催收,也从未把普通人逼上绝路。
真正的解决之道,从来不是逃避,而是直面问题、理性沟通、依法维权,欠债该还,但尊严不能丢;履行义务,也要守住底线。
如果你正被类似短信折磨,你不是孤军奋战,保留证据,冷静应对,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你完全有能力,从这场风暴中体面走出来。
生活总有低谷,但法律,永远是你背后那道光。
收到网贷逾期恐吓短信怎么办?威胁你坐牢、上门催收,是真是假?,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我接连接到几个朋友的电话,语气里全是慌张:“律师啊,我欠了点网贷没还上,结果手机不停收到短信,说什么‘已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