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怎么判刑?打了一巴掌就坐牢?真相你可能想不到!
咱们平时聊天、吵架,难免有情绪上头的时候,你说一句我顶一句,火气上来,有人一冲动,抬手就是一巴掌——“啪”一声,对方脸红了,去医院一查,医生写了个“软组织挫伤”,鉴定结论是“轻微伤”,这时候问题来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和别人起了冲突,推搡中不小心把对方打伤了,结果对方报警做了鉴定,说是“轻伤”,这时候你慌了:轻伤?听着好像不重,但警察却说要立案,搞不好还要坐牢?这到底算不算犯罪?会不会留下案底?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刑事律师的身份,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轻伤到底怎么判刑?哪些情况能缓刑?哪些可能免于起诉?关键点在哪里?
很多人一听“轻伤”,第一反应是:“哎哟,又没进医院,也没断骨头,怎么就叫轻伤了?”
这里的“轻伤”不是我们日常说的那个“轻微受伤”,而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里的法定术语,根据这个标准,哪怕只是耳膜穿孔、面部缝了三针、肋骨骨折一根,都可能被鉴定为“轻伤二级”甚至“轻伤一级”。
一旦达到轻伤,案件性质就变了——从普通的民事纠纷或治安案件,升级为故意伤害罪的刑事立案门槛。
也就是说:你动手打了人,造成对方轻伤,不管你是冲动、防卫过当还是“不小心”,只要证据确凿,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侦查,检察院可以提起公诉,法院可以判你有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明确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听起来好像最多也就判三年,但实际判决中,差距非常大,有人真的坐牢一年,也有人最后连监都没进,为什么?
关键看六个字:认罪、赔偿、谅解。
我给你拆解一下:
如果你拒不认错、不赔钱、对方死磕到底→ 检察院大概率起诉,法院一般会判处实刑(比如八个月到一年半不等),哪怕情节轻微也难逃牢狱之灾。
但如果你第一时间道歉、积极赔偿医药费、误工费,取得对方书面谅解书→ 案件极有可能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就是俗称的“案子结了,但不留案底”。
更进一步,如果犯罪情节轻微,又有自首、初犯、偶犯等情节,法院也可能判缓刑——就是判你六个月有期徒刑,缓期一年执行,只要你这一年不再犯事,就不用坐牢。
所以你看,同样是轻伤,结局可以天差地别。法律不仅讲事实,更讲态度和后果修复。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老张和邻居因为停车位吵起来,对方骂得太难听,老张一时上头,一拳打过去,对方摔倒时后脑撞到车门,送医后诊断为“轻伤一级”(脑震荡+头皮血肿)。
派出所立刻立案,老张吓得不行,以为要坐牢,我介入后第一时间建议他做三件事:
前后不到十天,对方接受了赔偿并出具了谅解书,还主动写了请求从轻处理的申请,检察院综合考虑其悔罪表现、邻里纠纷背景、无前科等因素,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老张保住了工作,孩子考公务员也不受影响,他后来跟我说:“那一拳,值十万教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几句话真心话:
最后提醒一句:打赢了进监狱,打输了进医院,遇事冷静,退一步真不是怂,是智慧。
如果你或家人正面临类似困境,别自己瞎琢磨,尽快找专业刑事律师介入,黄金救援期往往就在案发后的头七天。
法律有尺度,也有温度,用对方式,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轻伤怎么判刑?打了人会坐牢吗?一文讲清法律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和别人起了冲突,推搡中不小心把对方打伤了,结果对方报警做了鉴定,说是“轻伤”,这时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