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怎么判刑?打了一巴掌就进派出所,到底算不算犯罪?
跟人起了口角,一时冲动推了一下、扇了一耳光,结果对方直接报警,警察来了说“走一趟派出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完了,这算不算犯罪?会不会坐牢?影响孩子考公吗? 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作为从业...
咱们平时聊天、吵架,难免有情绪上头的时候,你说一句我顶一句,火气上来,有人一冲动,抬手就是一巴掌——“啪”一声,对方脸红了,去医院一查,医生写了个“软组织挫伤”,鉴定结论是“轻微伤”,这时候问题来了:这算不算犯罪?会不会坐牢?要赔多少钱?
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把“轻微伤怎么判刑”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不是吓唬你,也不是替谁开脱,而是让你明白: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它既有尺度,也有人情。
先说结论:轻微伤本身不会直接导致刑事判刑,因为它达不到《刑法》里“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是“造成轻伤及以上后果”,也就是说,只有伤情达到“轻伤二级”或更严重,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那轻微伤怎么办?别以为没事了!
虽然不触犯刑法,但一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会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罚,
那一巴掌,看似没流血没骨折,但代价可不小:拘留所蹲几天,工作丢了,名声坏了,钱包也瘪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造成轻伤,打人就没事。”这是个巨大的误区。
法律讲究“综合判断”,即使伤情是轻微伤,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依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一对情侣吵架,男生推了女生一把,女方摔倒磕到下巴,破了点皮,鉴定为轻微伤,本来是调解收场的事,结果女方把视频发到网上,舆论发酵,最后男方不仅被行政拘留,还被公司开除,婚也吹了——一推之差,人生转弯。
去年夏天,杭州某商场发生一起冲突,顾客A因排队问题与店员B争执,情绪激动下甩了对方一巴掌,B脸颊红肿,去医院诊断为“面部软组织挫伤”,司法鉴定为轻微伤。
派出所介入后,A起初不以为然:“又没打出血,至于吗?”但警方最终认定其行为构成“殴打他人”,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7日、罚款500元,B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抚慰金共计2.1万元,法院全部支持。
更麻烦的是,A是某金融机构员工,单位得知其被拘留后,依据内部规定予以辞退,他事后跟我说:“早知道打这一巴掌代价这么大,我宁可赔一百块道歉。”
你看,法律不看你打得狠不狠,而看你怎么处理情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轻伤以上的,构成犯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轻微伤: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短暂功能障碍,如皮肤擦伤、挫伤、浅表裂伤等。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绝大多数刑事案件,都始于一次失控的情绪。
轻微伤不会判刑,但它的代价远不止一张罚单,它可能毁掉你的工作、家庭、声誉,甚至改变人生轨迹。
请记住:
法律不是用来对抗的,而是用来保护每个人的底线。你尊重它,它才会保护你。
那一巴掌,或许只需要一秒;但你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一年、十年,甚至一辈子。
别让一时冲动,成为一生悔恨。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实务案例与法律条文,旨在普法教育,不构成具体法律意见,如遇类似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轻微伤怎么判刑?打了一巴掌就坐牢?真相你可能想不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平时聊天、吵架,难免有情绪上头的时候,你说一句我顶一句,火气上来,有人一冲动,抬手就是一巴掌——“啪”一声...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