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逾期提醒短信别慌!消费贷款还不上怎么办?还能补救吗?
你有没有在某个深夜,手机突然震动,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消费贷款已连续逾期X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猛地一沉,手心出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是不想还,是真的暂时周转...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快哭了:“哥,我刚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我的贷款已经逾期15天了,再不还款就要‘依法追偿’……我现在手头紧,但真不是故意不还啊!这会不会上征信?影响孩子上学?我是不是要坐牢?”
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一揪,像这样的咨询我每个月都会接到十几起,很多人对“逾期短信”的反应要么是吓得六神无主,要么是干脆当垃圾信息无视——这两种态度都挺危险的。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当你收到那条刺眼的“贷款逾期提醒”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该怎么办?又有哪些法律红线绝对不能碰?
现在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借贷平台太多了,从正规银行到消费金融公司,再到一些打着“低息”旗号的小贷机构,谁都能给你发个“逾期提醒”,但第一条建议就是:冷静下来,核实信息真假。
短信里说你欠了8900元,逾期12天,可你自己根本没借过这笔钱——那极有可能是诈骗,真正的金融机构在催收前,必须经过电话通知、书面函件等程序,不会上来就用“起诉”“坐牢”吓唬人。
更常见的情况是:你确实借了款,但忘了还款日,或者以为自动扣款会成功,结果卡里余额不足,导致“技术性逾期”,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关键是你得第一时间确认债务真实性,登录官方app或打客服电话查账单,别光看短信内容就自我脑补“人生崩塌”。
很多人最怕的就是“上征信”,实话告诉你:不是一逾期就上征信。
根据央行规定,个人征信记录更新有一个“宽限期+上报周期”,比如你1号该还款,3号才还,很多银行有3天宽限期,不算逾期;即使超了几天,也不是当天就上报征信系统,通常要逾期超过30天才正式记入不良记录。
如果你是在7天内发现并还清了,赶紧联系客服说明情况,请求“不报征信”,很多机构是愿意通融的,尤其是你过往信用良好。
至于“依法追偿”这种措辞?听着吓人,但真走到起诉那一步,成本高、耗时长,一般小额债务不会轻易启动诉讼,他们更想的是让你把钱还上,而不是打官司。
一旦确认自己真的逾期了,别逃避,按这三步来:
特别提醒: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号称“帮你洗白征信”的中介!征信修复只有两种方式——还清欠款等待时间覆盖,或通过法院判决纠正错误信息,其他都是骗局。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李女士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逾期4个月,收到一堆催收短信,其中一条写着:“已移交公安部门,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请尽快处理。”
她吓坏了,连夜凑钱还了一万多,还向亲戚借了两万准备“私了”,直到她来律所咨询,我们一查才发现:那条短信根本不是银行发的,而是第三方催收公司伪造的,真正的银行早在两个月前就给了她协商还款的机会,但她被恐吓短信误导,白白多花了冤枉钱。
最后我们帮她与银行达成分期协议,每月还800元,两年结清,还成功撤销了部分不合理罚息,她说:“原来不是世界末日,只是我没找对门路。”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情绪失控的时候,最容易被人拿捏。
说实话,现代社会谁还没个周转不开的时候?贷款本身不是原罪,逾期也不等于人品有问题,真正决定后果轻重的,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行动力。
记住三句话:
下次再收到那种“最后警告”“即将起诉”的短信,深呼吸,打开手机,打个电话,问清楚——你会发现,大多数所谓的“危机”,不过是纸老虎。
你是债权人眼里的数字,但更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别让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偷走你温暖的生活希望。
——我是张律,一个总在深夜接咨询电话的老律师,愿你每一次困境,都有法可依,有路可走。
收到逾期提醒别慌!贷款短信背后藏着哪些坑?还能补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快哭了:“哥,我刚收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我的贷款已经逾期15天了,再不还款就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