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贷款逾期短信炸锅了?别慌!教你三步自救,避免征信爆雷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看是条金融平台的短信:“您在乐贷款的借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
最近有朋友私信我,说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5天,当前欠款本息合计28,643.21元,如未及时还款,将上报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他瞬间头皮发麻,睡意全无。
这种场景,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别急,作为执业十几年、处理过上千起信贷纠纷的律师,我想告诉你: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慌了神、乱了阵脚。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逾期短信,把损失降到最低,甚至还能“逆风翻盘”。
收到催收短信,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慌,但请你记住——90%的逾期短信是真的,但也有10%是诈骗!
先别急着打钱,打开手机银行APP或登录贷款平台官方账号,查一下自己的还款状态,如果确实逾期了,那就进入下一步;但如果根本没这笔贷款,或者金额对不上,那可能是冒名贷款或诈骗短信,立刻报警+冻结账户!
另外提醒一句:正规机构发的逾期通知,一般会包含你的姓名缩写、部分卡号、具体金额和还款渠道,如果短信里全是“紧急”“立即处理”“影响子女上学”这类恐吓词汇,大概率是第三方催收外包公司,甚至是骗子。
很多人一逾期就躲,电话不接、短信不回,觉得“拖着就能过去”,错!越拖越被动,利息滚雪球,征信记录还上了“黑名单”。
正确的做法是:在收到短信后的72小时内,主动联系贷款机构客服,说明情况。
你可以这样说:“您好,我是XXX,看到系统提示我有一笔贷款逾期了,最近因为家庭突发变故/失业/医疗支出,暂时资金紧张,但我有还款意愿,想申请延期或分期还款,能不能帮我申请一个协商方案?”
态度要诚恳,理由要真实,最好能提供一些证明材料(比如医院发票、离职证明),很多银行和持牌金融机构都有“困难户帮扶机制”,只要你不是恶意拖欠,有很大概率能谈成‘只还本金’或‘停息挂账’。
我自己经手的一个案子,当事人因疫情失业逾期8个月,我们介入后通过提交社区困难证明,最终和某消费金融公司达成协议:减免全部罚息,分24期还清本金,且不计入不良征信记录。
很多人不知道,一次逾期超过90天,就会被记为“呆账”,这个记录会在征信报告上保留5年,期间你办信用卡、房贷、车贷,甚至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
所以一旦逾期,一定要问清楚:
有些机构在你还清欠款后,可以向央行申请更新征信状态,标注“已结清”,这对后续信贷申请非常关键。
我的客户小李,32岁,程序员,去年公司裁员后半年没找到工作,一张15万的消费贷开始逾期,第18天,他收到短信:“逾期将上报征信,请立即还款。”
他一开始吓得不敢看手机,直到第23天,才鼓起勇气打客服电话,我们团队建议他立即整理失业证明、社保断缴记录,并写了一份《个人还款困难说明》提交给贷款机构。
结果你猜怎么着?机构审核后同意他办理“展期6个月”,期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6个月后他重新就业,顺利还清,征信记录只显示“1”次逾期,未被标记为“连三累六”,后来还成功申请了公积金贷款买房。
你看,主动沟通,永远比逃避强一万倍。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明确: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这意味着:
✅ 贷款机构有权催收,但不得骚扰、恐吓、泄露你的隐私;
✅ 如果催收电话打给你的亲戚朋友,属于违法;
✅ 你有权要求机构提供完整的还款明细和征信报送记录。
最后我想说:谁还没个难的时候?贷款逾期不代表你人品有问题,也不代表你这辈子就完了,关键是你能不能正视问题,主动解决。
记住这三句话: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它保护的是那些愿意承担责任、努力解决问题的人,你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其实没那么难。
如果你现在正看着那条逾期短信发愁,不妨放下手机,深呼吸,然后拨通那个你一直不敢打的客服电话。
改变,往往就从那一声“喂”开始。
—— 一名陪你面对风雨的执业律师
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教你三步自救,避免征信爆雷,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有朋友私信我,说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5天,当前欠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