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内部解冻短信?别信!这可能是新型诈骗陷阱!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您好,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账户即将被冻结,如需紧急解除风控,请点击链接处理,或联系客服95XXX……” 看起来像银行发的,语气严肃、措辞专业,甚至还能准确报出你的姓...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信用卡或网贷还了几个月,突然有一笔忘了还,逾期了,正发愁怎么处理,手机“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您好,因您贷款逾期影响征信,我司可协助‘内部修复’,7天内消除不良记录,不成功全额退款。”末尾还附了个电话号码,看着还挺正规。
先别急着心动,也别急着骂骗子太猖狂,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得告诉你:这种短信背后,藏着的可能不只是骗钱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心理操控术,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类“逾期洗白”骗局的底裤,顺便聊聊真正遇到贷款逾期该怎么办。
很多人在逾期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找银行协商,而是慌了神,为什么?因为怕征信黑了,以后买房买车、办卡贷款全受影响,这时候,骗子就精准抓住了你的焦虑情绪,打着“专业修复”“内部渠道”“央行备案”的旗号,让你觉得他们手眼通天。
但真相是什么?
我国根本不存在所谓“花钱就能洗白征信”的操作!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征信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擅自修改或删除真实存在的信用记录,即便是银行本身,也不能随意更改已上报的数据。
可骗子不管这些,他们编造话术:“我们和征信中心有合作”“系统升级可以覆盖旧记录”“交3000定金马上启动流程”,一旦你转账,要么直接拉黑消失,要么继续诱导你支付“加急费”“保证金”,直到你醒悟为止。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不仅被骗钱,还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验证码统统交了出去,结果被用来注册空壳公司、办理新贷款,甚至成了洗钱链条的一环——到时候,警察找上门,你说你冤不冤?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因疫情失业,房贷断供两个月,某天她收到一条短信:“专业处理逾期征信,48小时下证,包通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加了对方微信。
对方自称是“征信管理局授权机构”,先让她交了800元“评估费”,又说需要“资金流水证明清白”,让她往一个账户转2万元“走账”,承诺第二天原路退回,李女士照做了。
结果呢?钱没退,人失联,更糟的是,那笔转账被用于电信诈骗的资金转移,警方调查时把她列为重点嫌疑人,折腾了三个月才澄清,最后不仅征信没修好,还背上了“涉案账户”的标签,找工作都被拒。
这个案子后来被法院认定为典型的“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实施诈骗”,主犯判了五年半,但对李女士来说,那段经历就像一场噩梦,她说:“我以为是在自救,其实是在把自己往坑里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过5年,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计算;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换句话说,真正的征信修复只能靠时间+履约,而不是靠某个神秘中介的一句话。
朋友们,我做律师这么多年,见过了太多因一时疏忽而掉进陷阱的普通人,我想说的是: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慌乱中失去了判断力。
如果你真的逾期了,请记住这几条铁律:
征信的确重要,但它不是绝路,只要你还愿意面对问题、积极还款,五年后不良记录自然消除,人生照样可以翻盘,但如果你选择走捷径,很可能一步踏错,步步皆输。
真正的信用,从来不是靠“洗”出来的,而是靠一点一滴的守约攒下来的。
下次再看到那种“内部渠道修复征信”的短信,别犹豫——直接拉黑,顺手举报,你不是在逃避麻烦,而是在守护自己的未来。
贷款逾期后收到内部洗白短信?别信!这可能是新型诈骗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信用卡或网贷还了几个月,突然有一笔忘了还,逾期了,正发愁怎么处理,手机“叮”一声,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