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短信满天飞?逾期后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金融债务4秒前1

最近老张给我打电话,声音都发抖:“王律师,我信用卡逾期三个月了,现在手机快炸了,一天十几条催收短信,说什么‘已立案’‘移交公安’‘追究刑事责任’……我睡都睡不好,是不是真要坐牢啊?”

我听完叹了口气,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很多人不是故意不还钱,而是收入骤减、突发疾病、生意失败,一时间还不上,可一旦逾期,银行或第三方催收机构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短信轰炸、电话骚扰接踵而至,更可怕的是,那些措辞极具恐吓性的短信——“法院传票已发出”“信用黑名单永久记录”“涉嫌诈骗将刑事追责”——让人一看就心慌,甚至有人被吓得东拼西凑去借网贷补窟窿,结果越陷越深。

催收短信满天飞?逾期后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但我想告诉你:别慌,大多数催收短信,本质是施压手段,不是法律判决。

先说重点:贷款逾期本身是民事债务纠纷,不等于犯罪,只要不是恶意透支、伪造资料骗贷,一般不会构成刑事责任。催收方发“已立案”“报警处理”这类话,99%是话术,目的是让你心理崩溃赶紧还钱,真正的刑事案件,警方不会通过短信通知你,更不会让你“主动联系避免处罚”。

那该怎么应对?

第一,冷静识别真假信息,凡是说“马上抓人”“不还就坐牢”的,基本可以判定为违规催收,合法催收只能提醒还款,不能威胁、侮辱、骚扰你和你的家人。

第二,保留所有证据,把每一条短信截图保存,包括发送号码、内容、时间,如果接到电话,尽量录音,这些将来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三,主动沟通,争取协商,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联系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说明实际困难,申请分期、延期或个性化还款方案,很多银行其实有“困难客户帮扶机制”,只是没人告诉你。

第四,警惕“反催收”黑产,网上有些人教你“如何对抗催收”“伪造病历逃避责任”,听着解气,实则违法,一旦参与,轻则征信再降级,重则涉嫌诈骗共犯。

第五,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比如债务重组、法律调解,甚至申请个人破产(部分地区试点),都是合法出路,别自己硬扛,拖得越久,罚息越多,心理负担越重。


以案说法

2023年,杭州的李女士因疫情失业,信用卡累计逾期4.8万元,某催收公司连续两周每天发送十几条短信,内容包括“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家属将被列入失信名单”“今晚上门清收”,李女士精神几近崩溃,一度想轻生,后来她找到我们团队,我们将全部短信整理后向银保监会投诉,并启动人格权侵害禁令程序,最终法院认定催收行为构成骚扰,责令停止侵权,并赔偿精神损失5000元,最关键的是,银行重新与她达成36期分期协议,月供不到1500元,生活重回正轨。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不合法的催收,沉默就是纵容,依法维权,才是真正的自救。


法条链接:

  •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 《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第18条:金融机构应规范催收行为,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使用暴力、胁迫、恐吓等不当手段。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人员不得频繁致电、短信骚扰,不得虚构法律责任误导债务人。

律师总结:

逾期不可怕,怕的是在恐惧中做出错误选择,催收短信不是判决书,情绪失控解决不了问题,真正聪明的人,是能在压力下保持清醒,分清哪些是合法提醒,哪些是越界恐吓,你欠的是钱,不是尊严;你面对的是债务,不是罪名,用理性沟通代替恐慌逃避,用法律武器守护自身权益,才能走出困境,重获喘息的机会。
别让一条短信,毁掉你翻身的可能。

催收短信满天飞?逾期后怎么应对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逾期后哪里能借到三万元?突然被拒怎么办?
« 上一篇5秒前
×
18
2025 10

催收短信满天飞?逾期后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最近老张给我打电话,声音都发抖:“王律师,我信用卡逾期三个月了,现在手机快炸了,一天十几条催收短信,说什么‘已...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