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因未缴社保被员工告了?别慌!但必须严肃对待!

普法百科2秒前1

文章正文:企业不交社保,到底有多严重?

咱们得明白一件事:社保是法定强制义务,不是企业可给可不给的“福利”,根据《社会保险法》,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五险),如果员工把你告了,说明ta已经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启动了法律程序,这时候企业再想“装不知道”或“拖时间”基本等于自找麻烦。

常见误区:
有些老板觉得:“员工自愿放弃社保”或者“用现金补贴代替社保”就没事了?大错特错!哪怕员工签了书面放弃协议,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因为社保是国家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个人和企业不能私下协议免除,一旦被查,企业照样要补缴+罚滞纳金

企业因未缴社保被员工告了?别慌!但必须严肃对待!

企业被告后的典型后果:

  1. 补缴+滞纳金:不仅要补上欠缴的社保费用,还要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时间越长,金额越吓人)。
  2. 赔偿员工损失:如果员工因未缴社保导致无法报销医疗费、领取养老金等,企业还得额外赔钱。
  3. 行政处罚:社保局可能对企业处以欠缴数额1~3倍的罚款。
  4. 失信记录:企业被列入劳动监察黑名单,影响招投标、贷款甚至法人出行。

怎么办?分三步走:

  1. 冷静应对,别激化矛盾
    收到仲裁或法院通知时,第一反应千万别是“员工忘恩负义”或“想办法打压”,先内部核实:该员工是否在职?工作时间多久?社保欠缴了多少?同时立即暂停任何可能被视为报复的行为(比如降薪、辞退),否则可能变成“打击报复”,罪加一等。

  2. 主动沟通,争取协商解决
    如果员工刚起诉,还没走到仲裁判决,建议企业主动联系员工(最好通过律师或HR专业对接),坦诚承认疏漏,提出补缴方案+适当补偿(比如承担滞纳金或额外补偿金),很多员工其实并不想撕破脸,只是想要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协商成功不仅能减少经济损失,还能保住企业声誉

  3. 法律手段是最后防线,但必须专业
    如果协商不成,那就准备应诉,注意:

    • 收集所有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沟通记录等。
    • 重点反驳员工诉求中的不合理部分(比如ta主张的补偿金额是否过高)。
    • 请专业律师介入,因为社保纠纷涉及计算复杂(比如缴费基数核定)、地域政策差异大,自己瞎搞容易吃亏。

建议参考:长远来看,合规才是唯一出路

短期“省钱”不交社保,长期可能赔得更多,建议企业:

  • 哪怕再小的公司,也定期审核社保缴纳情况,避免漏缴、错缴。
  • 如果用工模式复杂(比如兼职、外包),咨询专业机构厘清社保责任。
  • 别赌员工会不会告你——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增强,社保纠纷只会越来越多。

相关法条索引(附原文重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2.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算,每满一年赔一个月工资)。


小编总结:问题发生了,反而是一次整改机会

作为企业经营者,你可能觉得社保成本高、操作麻烦,但比起被告后的补缴、罚款、声誉损失,日常合规其实是“更省钱的选择”。员工告你,不仅是维权,也是提醒你的管理漏洞,与其焦虑,不如把这当成一次制度升级的契机:完善HR流程、咨询专业律师、定期培训高管——让企业走得更稳,才是真正的智慧。

法律不保护漠视规则的人,但永远保护主动合规者。


本文由资深劳动法律师团队原创撰写,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企业因未缴社保被员工告了?别慌!但必须严肃对待!,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逾期征信上记录必须要处理吗?一文解析你的困惑
« 上一篇4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