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没收到短信,责任算谁的?会有啥影响?
大伙儿在借网贷的时候,估计都遇到过各式各样的通知短信,提醒还款的、告知逾期的,五花八门,但要是哪一天,网贷逾期了,你却压根没收到任何短信通知,这事儿可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平台的...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紧急通知”?“您名下信用卡即将逾期,请立即点击链接处理。”或者“系统检测到您的账户异常,需验证身份信息。”听起来挺吓人对吧?尤其是当这种短信不是发给你,而是发给了你老公——然后他一慌神,点了个链接,稀里糊涂签了笔贷款合同,结果现在催收电话打到家里,征信也被拉黑了……你说这事儿闹心不?
最近我就接到了一位女士的咨询,她老公某天收到一条“银行官方短信”,说他有一笔消费即将逾期,需要立刻登录指定链接补交材料,他没多想,点进去填了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甚至还录了段语音确认“本人知情”,结果没过两天,平台开始催他还款——一笔3万块的信用贷款,已经逾期一个月。
她跑来问我:“律师,这贷款我老公根本没拿到钱,是被人骗的!现在平台天天打电话,说要起诉,还要上征信,这责任到底该谁担?”
说实话,这种事现在太常见了,骗子利用人们对“官方通知”的信任,伪造银行、金融平台的口吻,诱导受害人一步步掉进陷阱,但问题是:被骗签的贷款,法律上认不认?逾期了要不要还?配偶有没有连带责任?
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关键看合同是否有效,根据《民法典》,合同成立必须基于真实意思表示,如果你老公是在被欺骗、误导的情况下签署的电子协议,本质上属于“因欺诈订立的合同”,他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也就是说,这笔贷款从法律角度讲,可能自始无效。
看资金流向和实际使用情况,如果贷款发放后,钱直接进了骗子的账户,你老公一分钱没见着,也没实际使用这笔资金,那他就更不可能承担还款义务,真正的债务人应该是那个冒用他身份的人。
很多人担心:会不会影响夫妻共同债务?答案是:不会,根据《民法典》第1064条,夫妻共同债务必须满足“共签共债”或“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这两个条件之一,而这种被骗贷款,既不是双方签字,也没用于家庭开支,纯属个人被诈,配偶完全不用背锅。
但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提醒:一定要尽快行动!
别等催收上门才想起来维权,正确的做法是: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类似的案子,当事人张先生收到一条“京东金融”发来的短信,提示他有笔白条要逾期,他点链接后,按提示操作了人脸识别和银行卡绑定,结果第二天发现名下多了笔5万元消费贷,他马上报警,我们也迅速向贷款机构发了律师函,附上警方立案证明和操作记录分析,最终平台核查后承认系冒名贷款,撤销债务并修复了征信,整个过程耗时不到三周,关键就在于反应快、证据足、法律路径清晰。
遇到这种“被贷款”的情况,千万别慌,更别觉得“反正名字是我老公的就得还”,法律保护的是真实权利,不是形式上的签名。被骗不是过错,沉默才是风险,你要做的不是自责,而是迅速启动“法律防御机制”——报警、取证、沟通、维权四步走,正规金融机构在核实确属诈骗后,大多会终止追偿,真正难缠的,往往是那些打着“金融科技”旗号却不合规的小贷平台,这时候,专业律师的介入就尤为关键。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短信可以假,证据必须真;名字可能被冒用,但正义不会缺席,遇到问题,别硬扛,找对人,走对路,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老公被诈骗短信骗去贷款,逾期了算谁的?钱要还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接过那种“紧急通知”?“您名下信用卡即将逾期,请立即点击链接处理。”或者“系统检测到您的账户异常,需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