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致双方轻伤,一般会怎么判?万一摊上了该怎么办?

普法百科34秒前1

原创文章内容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火气一上来,可能就动了手,但咱们得明白,拳头底下出不了道理,反而可能惹来一身麻烦,特别是当双方都动了手,并且最后伤情鉴定结果都是“轻伤”的时候,这性质就比较复杂了。

打架致双方轻伤,一般会怎么判?万一摊上了该怎么办?

咱们得明确一点,“轻伤”它不是个小事儿,它已经达到了《刑法》里“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这意味着,理论上讲,动手的双方都有可能因为这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实际操作中,情况千差万别,法院或者公安机关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不是一刀切。

哪些因素会影响最后的处理结果呢?

  1. 谁先动手?为啥动手?这是判断过错方的关键,是一方故意挑衅、寻衅滋事,还是双方因为口角互不相让升级的?谁先动手,往往在责任划分上会占很大分量,如果一方是明显的挑衅者、施暴者,另一方可能会被认定为防卫,但防卫也得有个度,防卫过当了照样要担责。
  2. 打架的过程和手段?是赤手空拳,还是用了家伙?有没有对对方要害部位下狠手?这些都会影响对行为恶劣程度的判断。
  3. 事后态度怎么样?这太重要了!打完架,是赶紧跑了,还是主动报警、积极送对方去医院?有没有真诚道歉、积极赔偿对方损失,争取到对方的谅解?这些“悔罪表现”和“和解情节”,在法律上是可以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
  4. 双方的一贯表现?是不是有前科,特别是类似的暴力犯罪前科?这也可能会影响法官的自由裁量。

所以说,“双方都轻伤”这个事儿,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双方都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刑事处罚,往小了说,如果情节比较轻微,双方又能达成和解,那也可能只是治安拘留或者罚款,甚至不予处罚,走个调解程序就完事儿了。


以案说法

光说理论可能有点枯燥,咱们结合一个小案例来具体看看。

就说前阵子我碰到的一个咨询吧,小张和小李,俩年轻小伙子,因为在球场上抢球发生了口角,你一言我一语就吵急眼了,然后就动起了手,一开始是推搡,后来就互相挥拳,周围人拉都拉不住,最后两人都挂了彩,报警后,警察带他们去做了伤情鉴定,结果出来,嘿,巧了,俩人都是轻伤二级。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小张家人就问我:“律师,这俩人都动手了,都伤了,是不是就抵消了,谁也不罚谁了?”

我说,那可不一定,首先得看谁先动的手,为什么动手,如果调查下来,是小李先出言不逊,还先动了手,小张是还手,那小张的责任可能就小一些,甚至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行为(防卫不能过当),但如果是双方互相挑衅,互相殴打,那双方的过错程度就差不多。

后来经过调查,是小李先推了小张一把,小张不服气,就挥拳打了小李,然后小李也还手了,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过错。

就要看他们事后的态度了,如果双方都认识到了错误,都挺后悔的,小李家主动给小张赔礼道歉,赔偿了医药费、误工费什么的,小张也表示谅解小李,双方愿意和解,那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就可能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公安机关就可以不予立案,或者立案后撤销案件,不会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但如果说,其中一方或者双方都不依不饶,拒绝赔偿,拒绝道歉,那公安机关就可能会以“故意伤害罪”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就会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的时候,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伤害后果、悔罪表现等综合量刑,像这种双方都是轻伤二级,又都有过错的情况,如果没有取得对方谅解,那双方都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期可能不会太长,也许是几个月,也可能适用缓刑。

这个案子的关键就在于:谁先动手、过错大小、是否赔偿谅解。

在我那个咨询里,最后小张和小李在家人的劝说下,都冷静下来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小李家主动赔偿了小张的损失,小张也对小李表示了谅解,双方签了和解协议,公安机关最终就作了调解处理,没有再追究刑事责任,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既解决了问题,也没留下案底,不影响年轻人以后的发展。


法条链接

看了案例,大家可能会问,这些处理方式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咱们来链接几个核心的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里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达到轻伤级别就够罪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这个是针对不构成犯罪,也就是轻微伤或者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九十条这些条款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简单说,就是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这就是为什么积极赔偿谅解那么重要,它可能直接让你“大事化小”。)


律师总结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给大伙儿总结一下核心的几点:

  1. “双方都轻伤”≠“互不追究”:别以为大家都动手都受伤了就能抵消,法律上会分别评价双方的行为和责任。
  2. 关键看“过错”和“态度”:谁先动手、为何动手、是否使用凶器、事后是否积极赔偿谅解,这些都是影响案件走向的关键因素。
  3. 调解是重要途径:如果情节不是特别恶劣,双方又能达成和解,赔偿到位,取得谅解,那通过调解结案,避免牢狱之灾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
  4. “轻伤”已入刑,后果要认清:只要达到轻伤标准,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刑事处罚,别心存侥幸,觉得打架是小事。
  5. 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真要摊上这种事儿了,别自己瞎琢磨,赶紧找个专业律师咨询,让律师帮你分析案情,指导你如何收集证据、如何与对方沟通、如何应对司法机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打架这事儿,真的是“成本”太高,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实在不值当,遇到矛盾,冷静冷静再冷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千万别让一时的冲动毁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法律是底线,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最好的方式是别让自己走到需要动用法律来解决矛盾的那一步。 对大伙儿有帮助,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老律师,咱们下次再聊。

打架致双方轻伤,一般会怎么判?万一摊上了该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怎么才算诈骗?你以为的耍小聪明可能已经踩了法律红线
« 上一篇2分钟前
×
11
2025 10

打架致双方轻伤,一般会怎么判?万一摊上了该怎么办?

原创文章内容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火气一上来,可能就动了手,但咱们得明白,拳头底下出不了道理,反而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