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传照片?一不小心就侵权了,你知道吗?
随手拍了一张街景、一张美食、甚至自家娃的萌照,发到朋友圈、小红书或者抖音上,结果某天突然收到平台通知:“您上传的内容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请立即删除。”——懵了没? 更离谱的是,有时候你自己拍的照片,...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自己拍个短视频,想配首好听的歌,结果刚上传就被平台下架?或者开个小店,放点背景音乐,突然收到律师函说侵犯了著作权?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原来音乐不是“用了就用了”,它背后有主人,得“买票入场”。
那问题来了:音乐版权到底该怎么买?买了之后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
很多人以为,在音乐平台花几块钱买一首歌,买了版权”,错!那是购买数字文件的使用权,和版权完全是两码事。
真正的音乐版权,指的是创作者或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等一整套权利,这些权利可以拆分出售,也可以整体授权。
举个例子:
你想在你的咖啡馆里播放周杰伦的《晴天》,这属于公开表演权;
如果你想把这首歌剪进你公司的宣传视频发到抖音,这就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
要是你还想改几句歌词唱出来,那就还得拿下改编权。
每一种用途,都可能需要单独授权。
先别急着掏钱,问问自己:
不同场景,对应的权利类型不一样,价格也差很远。
常见的正版授权途径有几种:
直接联系版权方
比如唱片公司、音乐人本人或其经纪团队,适合预算充足、定制化需求强的企业客户。
通过音乐版权代理平台
国内像网易云音乐·云梯计划、腾讯音乐TME版权合作平台、100Audio、爱给网等,提供标准化授权服务,按使用场景明码标价,流程透明。
加入集体管理组织
比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MCSC),你如果是商场、餐厅、酒店这类长期需要背景音乐的场所,可以向他们缴纳年费,获得批量授权,但他们不覆盖所有歌曲,尤其是热门流行曲可能不在列。
使用免版税音乐库(Royalty-Free)
像Epidemic Sound、Artlist、Bensound这类平台,付费订阅后可在约定范围内自由使用,特别适合自媒体、短视频创作者,但注意:“免版税”≠“无版权”,仍需遵守使用条款,比如不能用于敏感内容或转售。
别信口头承诺,一定要签书面授权协议,合同里必须写清楚:
哪怕只是花99元买了个背景音乐包,也要保留电子凭证和授权书,万一将来被投诉,这就是你的“护身符”。
去年杭州有家网红奶茶店,装修精致、客流不断,老板为了营造氛围,每天在店里循环播放林俊杰的《修炼爱情》,结果某天突然收到中国音著协的函件,要求补缴三年版权使用费+罚款,总计近8万元。
老板一脸懵:“我手机上买的歌,放给自己客人听怎么还违法?”
法院最终判决:构成侵权,理由是,店铺属于商业经营场所,公开播放音乐属于“公开表演”,必须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即便没有盈利目的,只要用于商业环境,就需授权。
这个案子后来成了很多餐饮店主的“警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明确规定: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十)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第五十三条规定: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也就是说,没授权=侵权=赔钱,跑不了。
说到底,音乐是创作者的心血,不是公共资源,你想用它的魅力为你加分,就得尊重它的“身价”。
我常跟客户讲一句话:“省小钱,吃大亏。”
为了一首歌省几百块授权费,最后赔几万甚至被告上法庭,划不来。
无论你是个体户、内容创作者,还是企业品牌方,请记住三点:
音乐让生活更美,但只有合法使用,才能真正安心享受那份旋律带来的感动。
别让一段旋律,变成一场官司的序曲。
怎么买音乐版权?买了就能随便用吗?一不小心就侵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自己拍个短视频,想配首好听的歌,结果刚上传就被平台下架?或者开个小店,放点背景音乐,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