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断缴多年,退休时养老金会缩水吗?
老张今年55岁,眼瞅着还有5年就要退休了,突然发现自己的社保竟然断断续续交了不到15年,他心里直打鼓:“我这中途停缴了好几年,到时候能正常办退休吗?养老金会不会少一大截?”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很多人以为,养老金就像单位发年终奖,大家平摊一份,错!养老金是典型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它背后是一套精密的计算体系,由国家统一设计,目的就是鼓励你多工作、多缴费、晚退休。
目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有些地区还有过渡性养老金(主要针对“中人”,也就是改革前后衔接阶段的人群),我们先说最核心的两块。
公式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听着复杂?别怕,咱们拆解一下: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这是个“基准线”,比如2024年退休,就看2023年全省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个数越高,你的基础养老金起点就越高。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简单理解,是你过去几十年缴费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加权平均值”,如果你一直按社平工资100%来缴费,那这一项就等于社平工资;如果按60%缴,就低一些;按300%缴,就高一些。
缴费年限:不仅包括实际缴费年数,也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比如国企改制前的工龄),每多一年,多拿1%!
举个例子:
老张在江苏工作35年,一直按社平工资100%缴费,2024年退休时,江苏省上年度社平工资为8000元。
他的基础养老金就是:
(8000 + 8000)÷ 2 × 35 × 1% = 8000 × 35 × 1% =2800元/月
这部分更直观: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是你每个月工资里划进去的8%(单位缴的部分不进个人账户),再加上历年产生的利息,这笔钱属于你,可以继承。
计发月数:国家统一规定,根据退休年龄确定。
还是老张的例子:他个人账户累计有27.8万元,60岁退休。
那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27.8万 ÷ 139 ≈2000元/月
基础养老金280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元 =4800元/月
注意:这还没算可能有的过渡性养老金、地方补贴、职业年金等,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员工,补充养老金可能更高。
很多人觉得养老金是“被动等待”,其实不然,以下几个因素,你是可以主动影响的:
一句话:你现在怎么缴,直接决定你老了怎么活。
小李,38岁,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十年前辞职创业,中间三年没缴社保,等到去年重新上班才续上,最近他算了笔账:原本可以缴满25年,现在只有22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少了近400元,而且个人账户也少了近5万元积累。
他跟我咨询时叹了口气:“当时觉得省点钱轻松,现在发现,断缴三年,等于退休后每天少喝一杯咖啡,一辈子都补不回来。”
这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生活质量的选择,养老金差几百,可能就意味着你不敢旅游、不敢换牙、生病了犹豫要不要住院。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
明确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提出“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
细化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规则。
养老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利,而是一场跨越几十年的“契约”——你今天的每一分缴费,都是对未来自己的郑重承诺,它不像股票那样波动剧烈,也不像房产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它是最稳定、最可靠的人生兜底。
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人临近退休才发现“缴得少、年限短、补不了”,那种焦虑和无奈,远超法律能解决的范围,所以我想说:
规划养老,永远不嫌早;重视社保,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别再问“缴了能不能拿回来”,而要问:“我能不能让未来的自己,体面地老去?”
从今天起,查一查你的缴费记录,算一算你的未来待遇,你现在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为白发苍苍的那一天,写下答案。
养老金到底怎么算?缴了这么多年,退休能拿多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养老金不是“平均分蛋糕”,而是“精算+激励”的结果 很多人以为,养老金就像单位发年终奖,大家平摊一份,错!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