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受了轻伤,调解这事儿该怎么整?有啥讲究?

普法百科35秒前2

哎,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一时冲动,可能就跟人起了冲突,甚至动了手,结果呢?两边都挂了点彩,经鉴定都是“轻伤”,这时候,是继续闹下去,还是坐下来调解?调解又该怎么个调解法?这里面学问可不少,今天我就给大伙儿掰开揉碎了说说。

咱得明白,“双方都是轻伤”是个什么概念,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刑事犯罪里的“故意伤害罪”(那个得达到“轻伤二级”及以上,而且还得看具体情节),但肯定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了,警察叔叔介入后,通常会先组织调解,为啥呢?因为调解好了,不仅能化解矛盾,双方都省心,还能避免留下“案底”,影响以后的生活。

双方都受了轻伤,调解这事儿该怎么整?有啥讲究?

那这调解,具体该怎么一步步走呢?

第一步:先把火儿降下来,冷静是前提!刚打完架,谁心里都不痛快,憋着一股火,这时候千万别再互相指责、火上浇油了,不管是谁先动的手,现在两边都有伤,说明事情已经升级了,先各自找个地方冷静冷静,或者让亲戚朋友帮忙劝劝,把情绪稳住,脑子一热,说啥都听不进去,还怎么谈?

第二步:捋清楚各自的“账”,心里有数冷静下来之后,各自琢磨琢磨:

  • 自己的伤:医药费花了多少?误工费有没有?营养费、交通费呢?这些都得有票据,心里有个数。
  • 自己的错:好好想想,这次冲突,自己有没有责任?责任多大?别光想着对方怎么不对,也反思反思自己,这有助于后续谈赔偿的时候,姿态能放得更合理。
  • 对方的伤和损失:虽然心里可能不舒服,但也得预估一下对方大概有多少损失,这不是认怂,是为了更客观地评估整个事情的赔偿范围。

第三步:找个靠谱的“中间人”,或者走官方调解调解不是双方直接拍桌子瞪眼睛就能成的,最好有个第三方从中斡旋。

  • 派出所调解:这是最常见的,警察叔叔经验丰富,他们出面组织调解,双方相对更容易信服。
  • 居委会/村委会调解:如果是邻里纠纷,这些基层组织也很有经验,人也熟,方便沟通。
  • 双方都认可的熟人:如果双方都信得过某个德高望重的长辈、朋友或者同事,也可以请他们帮忙牵线搭桥。

第四步:坐下来谈,姿态很重要到了调解桌上,记住几个原则:

  • 实事求是:把事情的经过、自己的伤情、花费都说清楚,别夸大,也别隐瞒。
  • 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如果我是他,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赔偿?我能接受什么样的条件?
  • 抓住重点:核心就是“赔偿”和“道歉”(如果需要的话),赔偿金额怎么算?是一次性了结还是分期?这些都要摆到台面上来谈。
  • 互相让步:既然是调解,就没有绝对的赢家,双方都得做出一定的妥协,才能达成一致,别抱着“一分钱不能少”或者“绝不道歉”的死磕心态,那样很难谈拢。

第五步:谈成了,白纸黑字才靠谱如果双方谈好了,一定要签订书面的《调解协议书》!这玩意儿可不是废纸一张,它具有法律效力,里面要写清楚:

  •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 事情的简要经过。
  • 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比如赔偿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
  • 最重要的一条:“双方就此事一次性了结,互不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 双方签字、按手印,调解人也要签字,并写上日期。

第六步:谈不成,怎么办?如果调解实在谈不拢,那警察叔叔可能就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双方进行处罚了,比如罚款、拘留,之后,双方还可以就民事赔偿部分,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打官司来解决,但这就得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了,一般是下下策。

所以说,双方都是轻伤的情况下,调解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式,目的是化解矛盾,而不是争个你死我活,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各让一步,事儿就过去了。


以案说法

老王和小李是邻居,因为老王在楼道堆放杂物,小李说了几句,两人就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最后动了手,老王推了小李一把,小李踹了老王一脚,结果呢,老王胳膊擦破了点皮,花了医药费200块;小李脚踝扭了一下,拍片子、拿药花了500块,两人都够不上刑事上的轻伤,属于轻微伤。

警察来了之后,了解了情况,组织双方调解,一开始,老王觉得自己是受害者,非要小李赔礼道歉外加全额赔偿他的200块,还得赔偿他“精神损失费”,小李觉得老王也动手了,自己也有伤,凭什么全赔?双方一度僵持不下。

后来,警察叔叔耐心做工作,跟他们讲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说如果调解不成,双方都可能被罚款甚至拘留,而且医药费这些还是得通过法院去要,费时费力。 老王和小李听了,也冷静下来了,想想也是,为这点小事闹到派出所,传出去也不好听,在警察的调解下,老王认识到自己堆杂物不对在先,小李也承认自己动手不对,双方约定,老王承担小李医药费的200块,小李承担老王医药费的200块,互不找零,就当扯平了,以后邻里之间互相理解,和睦相处,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这事就圆满解决了。

你看,这个例子里,双方都有损失,也都有责任,通过调解,各自承担一部分责任,互相让步,既解决了问题,也没伤了太大的和气(虽然可能心里还有点小疙瘩,但比闹上法庭强)。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心里更有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解读:这条就明确了,像这种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双方轻微伤就属于这类),公安机关“可以”调解,调解成了,就不罚款不拘留了,调解不成或者达成协议了又反悔,那就该咋处罚咋处罚,民事赔偿该咋要咋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解读:这就是如果调解不成,双方可能面临的处罚。“情节较轻”,比如双方都有过错、后果不严重等等,可能就罚轻点。

律师总结

遇到双方都是轻伤的情况,调解是首选,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1. 态度是关键别抱着“我没错,都是他的错”的心态,先冷静,再反思。
  2. 赔偿要合理:医药费、误工费等实际损失是主要的,漫天要价不利于调解。
  3. 责任要分明:自己有多大责任,心里要有数,该承担的就承担。
  4. 书面协议是保障:一旦达成一致,务必签订书面调解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以及“一次性了结,互不追究”等核心条款,双方签字按手印。
  5. 相信专业人士:派出所民警、居委会调解员都是有经验的,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调解的目的是“和平解决争端”,不是“战胜对方”,花小钱、省大事,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才是正道,邻里之间、朋友之间,有时候一句“对不起”,一个真诚的道歉,比多少钱都管用,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

双方都受了轻伤,调解这事儿该怎么整?有啥讲究?,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去法院起诉后多久判离婚
« 上一篇33秒前
离婚官司农民工怎么起诉
下一篇 »32秒前
×
10
2025 10

双方都受了轻伤,调解这事儿该怎么整?有啥讲究?

哎,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一时冲动,可能就跟人起了冲突,甚至动了手,结果呢?两边都挂了点彩,经鉴定都是“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