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会发短信吗?收到这类消息千万别慌,先搞清这几点!

金融债务36秒前1

晚上正刷着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可能猛地一沉,手心微微出汗,是不是银行真的开始追债了?是不是马上就要上黑名单了?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贷款逾期后,银行到底会不会发短信?这些短信能不能信?背后又藏着哪些你不知道的风险和权利?

先说结论:是的,正规金融机构在你贷款逾期后,大概率会通过短信提醒你还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类似的短信都值得信任。关键在于,你要分得清哪些是“真提醒”,哪些是“假恐吓”。

贷款逾期了会发短信吗?收到这类消息千万别慌,先搞清这几点!

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你逾期后的1-3天内,就会启动催收流程,第一阶段通常是系统自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进行温馨提醒,内容比较克制,“您的XX贷款本期应还金额XXX元,已于X月X日逾期,请及时处理。”语气中性,不带威胁,也不会泄露你的具体债务信息给第三方。

但如果你连续逾期超过7天甚至更久,催收手段就会逐步升级,这时候,除了银行自己的通知外,还可能出现外包催收公司的联系,他们也可能通过短信方式沟通,但用词可能会更紧迫一些,即将上报征信”“可能采取法律措施”等,虽然这类提醒有一定依据,但也要警惕过度施压或骚扰行为。

更要命的是——现在市面上大量存在冒充银行的诈骗短信!它们往往伪装成官方号码(比如用+82或虚拟号段),内容极具诱导性和压迫感:“再不还款将上门锁房!”“已向户籍地派出所备案!”甚至附上伪造的“法院传票链接”,一旦你点进去,轻则泄露个人信息,重则被套取银行卡密码。

所以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转账到个人账户、点击不明链接、提供验证码的“逾期通知”,一律视为诈骗!

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第一,保持冷静,收到逾期短信别第一时间恐慌,先查证来源,打开对应银行/平台的官方App或打客服电话核实是否真实逾期。

第二,主动沟通,如果确实忘了还款,别逃避,主动联系机构说明情况,很多平台对首次轻微逾期都有“容时容差”政策,甚至可以申请延期或分期补救。

第三,保留证据,把所有短信、通话记录保存好,万一遭遇暴力催收或虚假信息,这些都是维权的关键凭证。


以案说法:一条短信引发的“征信焦虑”

张先生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某天深夜收到一条来自“955XX”号段的短信:“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逾期12天,当前欠款本金加罚息共计48,600元,如未及时归还将上报央行征信系统。”
他吓得立刻登录该银行App查看,却发现账户状态正常,无任何逾期记录,他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确认,被告知此号码并非银行对外服务号,极可能是伪基站仿冒发送。

后来经警方调查,这是一个专门针对网贷用户的诈骗团伙,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用户借贷信息,批量发送定制化恐吓短信,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网站填写身份资料,进而实施盗刷,张先生幸运地识破骗局,但也因此失眠了好几天。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便短信看起来像模像样,也不能盲目相信,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用威胁性语言催收,更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索要敏感信息。


法条链接: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明确规定:催收人员不得使用侮辱、恐吓、误导性语言;不得向无关第三人透露债务人信息;不得频繁发送骚扰信息。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禁止冒用他人名义发布金融类虚假信息,违者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律师总结:

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判断。
正规机构的逾期提醒是一种履约告知义务,本质是为了帮助你避免更大损失;而那些充满恐吓、诱导、欺骗色彩的信息,则往往是披着“催收”外衣的新型诈骗。

作为借款人,你要学会区分“善意提醒”与“恶意操控”,既要重视信用责任,也要守护自身权益。真正的法律程序从不会始于一条短信,但人生的麻烦,有时就源于一次轻信。

面对逾期,最好的策略不是躲,而是直面问题、积极沟通、合法应对,毕竟,信用可以修复,人生不能重来。

贷款逾期了会发短信吗?收到这类消息千万别慌,先搞清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债务逾期去哪里咨询?专家教你化解催收危机
« 上一篇5分钟前
×
06
2025 10

贷款逾期了会发短信吗?收到这类消息千万别慌,先搞清这几点!

晚上正刷着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