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贷款逾期短信是真的吗?收到这类消息别慌,先看懂这几点!
“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处理!”?紧接着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赶紧打开手机查账单——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借过这笔钱!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最近越来越多的...
某天晚上正刷着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明明记得还了啊?”“是不是系统出错了?”“会不会是诈骗短信?”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贷款逾期到底会不会发短信?这些短信靠不靠谱?收到后该怎么办?
答案是:会,而且很常见。
正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网络贷款平台(如借呗、微粒贷等),在你贷款逾期后,基本都会通过短信、电话、APP推送等方式进行催收提醒,这是他们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的常规操作。 通常包括:
这类短信的目的不是吓唬你,而是提醒+警示,既是为了督促你还款,也是为了保留催收证据,避免后续纠纷时说不清。
但注意!并不是所有“逾期短信”都可信。
现在有不少不法分子打着“贷款逾期”名义发送诈骗短信,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甚至直接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所以关键在于:如何辨别真假?
教你三招,轻松识破套路:
看发送号码
正规机构的短信通常来自官方短信号码(比如95开头、106开头的特定企业签名号),如果你收到的是普通手机号发来的“逾期通知”,十有八九是假的。
看链接是否安全
真正的还款链接一定是跳转到官方APP或官网(https加密网址),如果短信里让你点一个乱七八糟的短链接(比如t.cn/xxxxx),千万别点!
查合同、对账户
拿出当初签的贷款合同,核对还款日期、金额和还款账户,也可以登录官方APP或拨打客服电话核实,不要轻信短信内容。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先转账、交保证金、验证身份的“逾期处理”,都是诈骗!
如果你确认自己确实逾期了,别慌,更别玩失踪,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步:立即还款
越早还清,产生的罚息越少,对征信的影响也越小。
第二步:联系客服说明情况
如果是因为特殊原因(比如生病、失业)导致逾期,可以尝试申请“征信异议”或“延期还款”,有些银行对首次短期逾期(比如1-3天)且金额不大的客户,会给予宽容处理,不上传征信。
第三步:定期查征信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使用“云闪付”等正规渠道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确认逾期记录是否真实上报。
李女士之前在某平台借了2万元装修款,一直按时还款,某天她收到一条短信:“您的贷款已逾期7天,即将上报央行征信,请立即点击链接处理。”她一时紧张,点了链接,输入了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结果卡里3万多元被瞬间转走。
后来报警才发现,那根本不是平台发的短信,而是一个伪造的“伪基站”信息,真正的贷款平台早在她逾期第一天就打了电话提醒,但她没接到,也没登录APP查看。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情绪一上来,理智就容易掉线,面对逾期短信,冷静核实比什么都重要。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这意味着,只要你及时还清欠款,5年后这条逾期记录就会自动从征信中消失,不会一辈子跟着你。
贷款逾期发短信,是常态,但不等于每条都可信。
我们既要重视正规机构的提醒,也不能被虚假信息牵着鼻子走。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一条短信,而是你面对问题时的选择——是逃避,还是直面解决?
✅ 正规催收不会威胁恐吓,更不会索要验证码;
✅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装作看不见;
✅ 保护好个人信息,比什么都重要。
遇到问题别慌,先查证、再沟通、最后妥善处理。
你的信用,值得你认真对待。
——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朋友,下期见。
贷款逾期会发短信吗?收到这类消息别慌,先看懂这几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晚上正刷着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瞬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