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都签了,工资还是拖着不给,我该咋办?聊聊拖欠工资调解后强制执行那些事儿!
哎,说起打工赚钱这事儿,谁都希望顺顺利利,到点发工资,可偏偏就有些老板,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拖欠工资这事儿真能把人急出一肚子火,好不容易,经过一番折腾,双方坐下来调解了,对方也答应啥时候给钱,咱心里的...
朋友、亲戚甚至合作多年的客户,当初信誓旦旦说“月底一定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一年,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装傻,你心里憋屈又无奈——钱不多吧,咽不下这口气;真打官司吧,又怕费时费力还伤感情,可问题是,这钱到底还能不能要回来?别人欠钱不还,我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
别急,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事律师,我每天都在处理这类纠纷,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当别人欠钱不还时,你该走哪几步,怎么把钱拿回来,而且还不至于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
很多人一开始都想着“大家熟人,好说话”,于是借钱全靠口头约定,连个借条都没有,结果对方赖账时,你连最基本的证据都拿不出来,法院一看:“你说他借了5万?有转账记录吗?有借条吗?他说是请你吃饭花的,你怎么证明是借款?”
第一步必须做的是:把证据抓牢。
记住一句话:没有证据的债权,就像没有锚的船,风一吹就散了。
很多人催债的方式就是天天打电话、发微信,语气一次比一次重,最后闹得撕破脸,但钱还是没拿到,有效的催收不是情绪宣泄,而是制造法律上的“催告行为”。
你可以这么做:
发一封正式的《催款函》:不需要多复杂,写清楚对方姓名、身份证号(有的话)、借款时间、金额、约定还款日、利息(如有),然后要求他在某日前归还,否则将依法追责,打印出来签字,用邮政EMS寄送,并在快递单上写明文件名称,保留底单和签收记录。
为什么一定要用EMS?因为法院认可它作为“有效送达”的证据,微信拉黑你没关系,只要他签收了这份函件,就代表他知道你要起诉了。
录音沟通:如果你当面或电话跟对方谈还款,记得录音,开头可以说:“我是XXX,今天跟你确认一下去年你借我的2万元什么时候能还?” 对方一旦承认,这段录音就能成为关键证据。
很多人犹豫要不要打官司,总觉得“为几万块闹上法庭太小题大做”,但我想告诉你:法律不是最后的选择,而是最有力的武器。
只要你证据齐全,小额诉讼其实非常高效:
更关键的是,很多老赖就怕这一招,你一立案,他立马慌了,生怕影响征信、被限制高消费,往往主动联系你还钱。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给大学同学8万元应急,当时对方说“最多三个月”,结果拖了两年,每次都说“下个月发工资就还”。
小李一直不好意思催,直到对方换了工作、搬了家,彻底失联,后来找到我,我们调取了他的微信转账记录(备注“借款”)、两人之间的聊天记录(对方多次承诺还款),还有一张手写的借条(虽然没按手印,但签名清晰)。
我们立即发出催款函,并在一周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开庭时对方没出庭,法院缺席判决支持全部诉求,判决生效后,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到对方名下有辆车,立刻查封并通知其单位财务协助扣薪,不到一个月,小李就拿到了全部本金和逾期利息。
这个案子告诉我:不是所有欠钱的人都会主动还,但法律一定会为有准备的人撑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别人欠你钱,不是你在求他还,而是他在侵犯你的财产权,你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就完全没必要低声下气、畏首畏尾。
面对欠钱不还,记住三个关键词:留证、催告、起诉,每一步都不难,但每一步都关键,别让一时的犹豫,变成几年的遗憾。
如果你已经催了很多次,对方还在拖延,别再等了——拿起手机,整理证据,找个专业律师咨询一下,很可能下一秒,你就离拿回钱不远了。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但,它永远站在清醒且勇敢的人这一边。
朋友、亲戚甚至合作多年的客户,当初信誓旦旦说“月底一定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一年,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