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还不上,咋就成了集资诈骗?被起诉后第一步该做啥?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说自己之前手头紧,在一些网贷平台借了钱,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还不上了,催收电话没少接,压力已经够大了,结果呢?突然有一天,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甚至是公安的问话通知,说自己涉嫌“集...
好嘞,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实在的话题,就是关于网贷的,这年头,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呢?网贷这东西,用好了是救急,用不好,那可真是能把人逼上绝路,尤其是怕就怕,本来是想好好还钱的,结果一不小心,就被扣上了“诈骗”的帽子,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说,怎么避免网贷还不上就被说成诈骗?真要被起诉了怎么办?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欠网贷,不等于诈骗!
首先得明确一点,咱大部分人借网贷,初衷都是想临时周转一下,不是说从一开始就憋着坏,想把这钱骗到手不还,正常的网贷逾期,哪怕催收电话打得再凶,说的话再吓人,它本质上多数是个民事纠纷,就是欠债还钱的事儿,上升不到“诈骗”这么严重的刑事层面。
凡事就怕一个“,如果在借网贷的时候,或者借钱之后,你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那就真有可能让这事儿的性质变味儿,往“诈骗”的方向滑了。
那怎么才能稳稳当当的,不让自己掉进这个坑里呢?
借钱的时候,咱得是“真心实意”想还的!这个“真心实意”不是空口说白话,法律上看的是你的“初衷”,啥叫初衷不好?就是你借钱的时候,就根本没想过要还,纯粹是抱着“捞一笔就跑”的心态,你明知道自己一分钱收入没有,还去借一大笔网贷,而且借来就胡吃海喝、挥霍一空,这就很容易被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可是诈骗的核心要素之一啊!
借钱的时候,别“瞎忽悠”,信息得真实!申请网贷的时候,人家会让你填个人信息、工作单位、收入情况、联系方式等等,咱可千万别为了能多借点,或者能借出来,就瞎编乱造,明明没工作,偏说自己在世界500强上班;明明手机号马上要注销了,还留这个号,这种“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一旦被抓住把柄,也是构成诈骗的重要一环。
钱借到手了,最好按“说好的”用途去花!虽然很多网贷APP没明说钱必须干啥,但如果你借款合同里写了是“用于个人消费”,结果你转头就拿去赌博、炒股,或者干脆借给别人放高利贷,这也可能被认为是“改变资金用途,增加还款风险”,间接坐实你可能不想好好还。
最最重要的!一旦还不上了,千万别“玩消失”!这绝对是大忌!好多人一看还不上钱了,催收电话不敢接,短信不敢回,甚至直接换手机号、搬家,想着“眼不见心不烦”,大错特错!你这一躲,就坐实了人家对你“非法占有目的”的怀疑——“你看,他跑了,肯定是不想还了!” 正确的做法是:主动联系!主动联系!主动联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跟网贷平台说明情况,态度要好,表达你确实遇到困难了,但不是不还,只是需要时间,哪怕一个月只能还一点点,也要还,这叫“有还款意愿和实际行动”。
以案说法:小李的网贷惊魂记
给大家说个我之前碰到的咨询案例,真人真事儿(为保护隐私,名字和细节做了处理)。
小李,年轻人,刚毕业没多久,工资不高,又喜欢追求新潮,手头紧了就爱上各种网贷APP借钱,一开始还能拆东墙补西墙,但后来窟窿越来越大,实在顶不住了,几个平台加起来欠了小十万。 眼看还款日到了,小李吓得把手机一关,想着“等我发了工资再说”,结果,催收电话打不通,人家直接联系了他填的紧急联系人——他爸妈,老人家一接到电话,急得不行,更糟糕的是,其中一个平台觉得小李“失联”,而且查他借款时填的工作单位早就离职了(他当时为了多借钱,填了个朋友公司的信息),认为他有“骗贷”嫌疑,扬言要报警处理,告他诈骗。 小李这下彻底慌了,这才找到我,我告诉他,他填假工作单位这事儿确实不地道,有“隐瞒真相”的嫌疑,但万幸的是,他借钱初期确实是用于消费,不是一开始就想骗,而且他没关机之前,也零星还过一些。 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小李赶紧把手机开机,主动联系了那个威胁要报警的平台,诚恳道歉,说明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和困难,并提供了现在的收入证明,商量能不能分期还款,哪怕利息高点,他也开始慢慢凑钱,先还了一小部分作为诚意。 平台看他态度诚恳,也确实有还款行动,就没再提报警的事,双方协商了一个新的还款计划,小李虽然还是要辛苦还债,但总算避免了“诈骗”这个刑事风险。
你看,小李就是因为一开始的“小聪明”(填假信息)和后来的“鸵鸟心态”(关机失联)差点酿成大错,但好在他及时醒悟,积极应对,最终把事情拉回了民事纠纷的范畴。
法条链接:到底啥是“诈骗”?
咱聊了这么多,总得看看法律上是咋说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具体到网贷,如果要构成“贷款诈骗罪”(特殊的诈骗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通常需要满足:
判断是不是诈骗,关键就看有没有“骗”的故意和行为,以及是不是压根就没想还。
律师总结:记住这几点,网贷不踩坑!
好了,今天说了这么多,给大家总结一下,怎么才能安安心心用网贷,不怕被冤枉成诈骗:
网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用“诈骗”的方式去对待它,只要你守住诚信的底线,遇到问题积极面对,绝大多数网贷纠纷都只是“欠钱还钱”的民事问题,不会上升到刑事犯罪的高度。
如果真的遇到平台暴力催收,或者已经收到了所谓的“律师函”、“立案通知”,别自己吓自己,也别盲目相信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第一时间保留好所有证据(借款合同、还款记录、沟通记录等),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帮你分析情况,给出正确的应对方案。 能帮到大家,合理借贷,理性消费,远离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有啥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怎么避免网贷还不上就被说成诈骗?真要被起诉了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好嘞,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实在的话题,就是关于网贷的,这年头,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呢?网贷这东西,用好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