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了,到底啥样才算轻伤啊?
日常生活中,烫伤可太常见了,做饭时被油溅到、喝水时被热水烫到,都可能让我们“挂彩”,一旦烫伤,除了疼,大家可能还会琢磨:这伤到底严不严重?够不够得上法律上说的“轻伤”呢?毕竟,这“轻伤”两个字,在打架...
家,本应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可要是这港湾里藏着拳头和暴力,那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噩梦,当我们揪心于儿童家暴事件时,除了情感上的愤怒,更需要弄明白一个实际问题:孩子身上的伤,到底啥样才算法律上说的“轻伤”?这可不是咱们凭肉眼看看“红了、肿了”就能定的,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关系到施暴者会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首先得说清楚,“轻伤”在法律上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小伤,它是一个很严肃的法医学概念,是判断要不要追究施暴者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孩子的伤被鉴定为“轻伤”或者更重,那施暴者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的可就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了,而是牢狱之灾,搞清楚这个标准,对保护孩子、惩治坏人至关重要。
那具体怎么才算“轻伤”呢?咱们国家有个专门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这里面规定得明明白白,这标准是专业的法医来用的,但咱们当家长的、关心孩子的人,也得大概了解一下,心里有个数。
像一些比较明显的骨折,比如胳膊或者腿的“线性骨折”(就是骨头裂了个缝,没移位也算),就可能构成轻伤,还有,要是打得孩子头皮撕脱伤面积达到一定大小,或者头皮创口长度超过8厘米(儿童可能标准会更低些,具体看鉴定),也可能算,再有就是面部受伤,比如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超过4.5厘米,多个创口或者瘢痕累计长度超过6厘米,这也可能够上轻伤,眼睛受伤,比如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眼眶骨折;耳朵受伤,比如外伤性鼓膜穿孔,而且6周都长不好;口腔里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这些情况都可能被鉴定为轻伤。
以案说法:
就说小明(化名)吧,才8岁,经常被喝醉酒的爸爸李某打骂,有一次,李某因为小明没考好,抄起手边的衣架就往小明身上抽,还狠狠踹了小明小腿一脚,小明疼得直哭,腿很快就肿了起来,第二天走路都一瘸一拐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报了警,警察来了之后,赶紧把小明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明的左胫骨(小腿骨)有线性骨折,后来,法医根据医院的诊断记录和检查结果,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鉴定小明的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二级”,这下,李某的行为就不再是简单的“家务事”了,他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这个案子里,小明的线性骨折,就是构成轻伤的关键依据。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作为一名律师,我必须强调,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任何形式的家暴都是法律所严厉禁止的,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是不可逆的,当怀疑孩子可能遭受家暴并受伤时,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立即带孩子就医!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报告是后续伤情鉴定和法律维权的重要证据。
“轻伤”的认定是一个严谨的法医学过程,必须由具有法定资质的法医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作出,咱们了解这些知识,是为了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孩子,比如报警、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等,而不是被“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观念束缚,让施暴者逍遥法外,让孩子继续活在恐惧中。
保护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一旦发现孩子可能受到家暴伤害,一定要果断行动,用法律的武器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别让暴力成为孩子童年的阴影,别让本应温暖的家,变成孩子的“伤”城。
孩子在家暴中受伤,啥样才算轻伤啊?,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家,本应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可要是这港湾里藏着拳头和暴力,那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噩梦,当我们揪心于儿童家暴事件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