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犯罪?小心一不留神成犯罪嫌疑人!

金融债务34秒前1

原创文章内容:

老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网贷逾期3个月,他竟然收到了催收短信,称他涉嫌"贷款诈骗",可能被列为"犯罪嫌疑人",老张懵了: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怎么突然和"犯罪"扯上关系?

网贷逾期=犯罪?小心一不留神成犯罪嫌疑人!

网贷逾期≠犯罪,但某些情况下,真可能踩刑事红线!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清楚,避免你稀里糊涂"背锅"。

逾期≠犯罪,但别碰这些雷区!

  • 虚构信息借款:比如伪造工资流水、假合同,压根没打算还,可能构成《刑法》第193条"贷款诈骗罪"。
  • 恶意逃债:借钱后玩消失、换手机号、转移财产,法院判决后仍拒不执行,小心"拒不执行判决罪"。
  • "撸口子"专业户:专挑不查征信的小贷平台,借几十家从不还,可能被定性为"合同诈骗"。

催收的"恐吓话术"别轻信!
不少催收公司会搬出"涉嫌犯罪""要报警"施压,
✔️ 纯民事逾期:平台只能起诉你还钱,不会直接抓人。
❌ 只有经侦部门立案侦查,才可能升级为刑事案件。

关键区别:你到底是"真还不上",还是"压根不想还"?主观恶意才是定罪核心!


以案说法:

2021年,杭州李某因网贷逾期被起诉,法院发现他同时在15家平台借款,虚构职业和收入,借款全部用于赌博,且无任何还款记录,李某因"贷款诈骗罪"被判刑3年。

律师点睛:本案关键不在"逾期",而在李某借款时就有非法占有目的,符合诈骗犯罪构成要件。


法条链接:

  • 《刑法》第193条(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应按约定还款,逾期需支付利息等违约责任(民事范畴)。

律师总结:

  1. 先别慌:收到"犯罪嫌疑人"通知,核实是否真为警方送达,催收口头威胁≠司法程序。
  2. 立即止损:哪怕暂时还不上,也要主动联系平台协商,保留还款意愿证据。
  3. 警惕"以刑逼民":部分平台会刑事报案施压,此时需专业律师介入,厘清债务性质。

法律保护债权人也保护债务人,但绝不纵容欺诈,欠债要还,但别让恐慌乱了方寸!

(本文系基于实务经验原创,个案法律风险需具体咨询。)


排版说明:全文采用短段落、加粗重点、案例与法条分栏设计,兼顾可读性与专业性,避免生硬法律术语堆砌。

网贷逾期=犯罪?小心一不留神成犯罪嫌疑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房屋逾期一年未交,购房者的权益谁来守护?
« 上一篇3分钟前
×
27
2025 09

网贷逾期=犯罪?小心一不留神成犯罪嫌疑人!

原创文章内容: 老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网贷逾期3个月,他竟然收到了催收短信,称他涉嫌"贷款诈骗"...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