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公司不给交社保,到底是合规操作还是侵权陷阱?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法律朋友张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人离职时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为什么一离职,公司就立马停缴社保?是单位在推卸责任,还是法律本来就这么规定的?很多人迷迷糊糊办完离职,几个月后才发现医保用不了、买房资格断了,才急忙到处问——“我的社保怎么了?!”
单位在员工离职后停止缴纳社保,从法律上讲是合规的,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放任不管,下面我就从法律逻辑和实际风险两个角度,帮你把这件事捋清楚。
▍一、为什么单位不再给你缴社保?
劳动关系终止,单位的法定义务也就结束了。《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在职职工”缴纳社保,注意关键词:在职,一旦你提出离职、办理交接,劳动关系解除,单位就没有继续帮你缴社保的义务了。
很多朋友潜意识觉得“公司应该多帮我缴一段时间”,其实这是误解,社保必须按月缴纳,与你是否在职直接挂钩,离职当月的社保是否缴纳,通常取决于你的离职日期:如果15日前离职,单位可能不予缴纳;15日后离职,一般应当缴纳,这也看地方政策和公司操作惯例。
一句话总结:单位停缴,不是坑你,而是依法办事。
▍二、但,这不代表你可以置之不理!
单位停缴合法,但社保断缴对你个人的影响可能非常严重!这才是很多人忽略的关键,社保一旦断档,以下几件事可能会立刻发生:
- 医疗保险失效:停止缴费的次月,医保卡就无法刷卡报销了,万一这个时候生病住院,所有医疗费用全部自掏腰包;
- 购房、落户资格中断: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要求非本地户籍人员连续缴纳社保一定年限(比如5年)才有资格买房、落户、摇号等,一断缴,年限就要重新计算;
- 养老账户停滞: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虽说断几个月不会清空,但会影响你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数额和资格;
- 生育、工伤、失业险清零:这三项保障在断缴期间也会立即失效。
所以你看,单位停缴是依法操作,但后果却要你自己承担,这不是法律的不公,而是很多人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及时做好衔接。
▍三、那你该怎么做?律师给你几点实用建议
- 离职前沟通清楚:和HR确认最后在职日和社保缴至哪个月,最好书面确认,避免纠纷;
- 尽快续上社保,别留空档期:
- 如果很快找到新工作,确保新单位在入职后及时续缴;
- 如果暂时没工作,建议以灵活就业身份自己去社保局缴纳养老和医疗,这是最稳妥的方式;
- 谨慎处理社保代缴:尽量不要找挂靠公司代缴,尤其非正规渠道,这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劳动关系,存在法律风险;
- 跨省市换工作的要办转移:如果换城市工作,记得办理社保转移接续,把之前缴的年限和金额合并到新城市。
▍四、相关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第一款: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这两条明确了:单位在离职时需及时办停和转出,但没有继续缴社保的责任。
离职后公司停缴社保,是合法合规行为,但绝不意味着你可以放任社保断档!
社保不仅是单位的事,更是你自己的事,它直接链接着你的医疗、养老、购房等重大利益。
一句话:离职可以,社保别断!哪怕自己缴几个月,也比留下空档、风险自担要好得多。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保护好自身权益,如果有更复杂的社保或劳动纠纷问题,也欢迎留言咨询——我始终在这里,用法律为你护航。
原创声明:本文由执业律师撰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合作。
离职后公司不给交社保,到底是合规操作还是侵权陷阱?,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