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有关部门会强制执行吗
拖欠工资,有关部门会强制执行吗?辛辛苦苦干活,工资却迟迟拿不到手?
“老板,这个月工资啥时候发啊?” “快了快了,再等等。” 这一等,可能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好几个月,这种“拖欠工资”的事儿,相信不少打工人都遇到过,或者听说过,这钱可是咱们养家糊口的血汗钱啊!要不回来,心里真是又急又气。
很多人就琢磨了,我去告了,有关部门能帮我把钱“硬”要回来吗?也就是所谓的“强制执行”?
别急,咱们一步步说。
“强制执行”不是凭空来的,它得有个前提。简单说,就是当老板或者公司耍赖,明明有钱就是不给,法院或者其他有权的部门可以出手,直接把他们的钱划给你,或者把他们的东西卖了换钱给你,这听起来是不是挺解气?
但问题来了,谁来“强制执行”?什么情况下才会“强制执行”呢?
第一步,你得先去“告”,并且拿到一个“尚方宝剑”。
这个“尚方宝剑”,在法律上通常指的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比如说:
- 劳动仲裁裁决书:你先跟老板协商,协商不成,就可以去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判你赢了,老板就得按裁决给钱。
- 法院判决书/调解书:如果老板不服仲裁结果,或者仲裁后还是不给钱,你可以拿着仲裁裁决去法院起诉,法院审理后会出判决书,或者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拿到调解书,这些判决书、调解书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重点来了:光有这些文书还不够,得是老板在规定时间内,既不上诉(如果是一审判决的话),也不主动履行还钱义务。这时候,“强制执行”的大门才为你打开。
第二步,申请“强制执行”。
这个申请是由咱们劳动者自己向法院提出的,你得拿着那份生效的仲裁裁决书、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去法院的执行局立案,法院审查符合条件后,就会正式启动执行程序。
第三步,法院出手,“强制”执行。
一旦执行程序启动,法院就不是吃素的了,他们会依法采取一系列措施,
- 查询、冻结、划拨老板或公司的银行存款。
- 扣留、提取老板或公司的收入(比如工资、奖金等,但会保留必要生活费用)。
-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老板或公司的财产(比如车子、设备等)。
- 还可能会对老板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老赖”名单)等措施,让他寸步难行。
“强制执行”这个“特权”,主要是法院在“管”。劳动监察部门更多的是进行调查、责令改正、处罚等,如果老板拒不改正,最终还是要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来兑现咱们的工资。
也有些特殊情况,比如涉及人数众多、影响恶劣的欠薪案件,相关政府部门可能会更主动地介入协调,推动解决,但最终的“强制执行”权,依然主要在法院。
拖欠工资,有关部门(主要是法院)是可以强制执行的,但有前提——你得通过仲裁或诉讼拿到生效的法律文书,并且对方拒不履行。
建议参考:
- 保留好证据是王道!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加班证明、和老板的聊天记录、催薪录音等等,凡是能证明你在那儿干活、以及老板欠你多少钱的证据,都要妥善保管。
- 及时维权,别拖!知道老板拖欠工资了,先协商,协商不成赶紧走法律途径,劳动仲裁有时效性,别错过了最佳时机。
- 多跑几趟,主动沟通。无论是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还是去仲裁委、法院,都要积极主动,多问问进展,别光等着。
- 不懂就问,别硬扛。如果觉得流程复杂,可以咨询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或者找专业的律师咨询,咱们不能因为不懂法就吃哑巴亏。
- 申请强制执行后,也要积极向法院提供老板或公司的财产线索,比如你知道他有辆车、在哪有套房,或者哪个账户有钱,告诉法院,能大大提高执行效率。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具体法条内容请以官方最新版本为准,此处为节选和简化说明。)
小编总结:
拖欠工资,有关部门(主要是法院)在特定条件下是会强制执行的。但这个过程需要咱们劳动者主动出击,先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拿到“尚方宝剑”——生效的法律文书,然后在对方拒不履行时,果断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咱们的工资是血汗钱,受法律保护!遇到欠薪别慌,别忍气吞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过程可能会有点曲折,但只要咱们证据在手,程序走对,法律会给咱们撑腰的!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拿到自己应得的报酬,不再为“薪”事发愁!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