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中国电信突然来电催收?这波操作合法吗?

金融债务35秒前1

原创文章内容:

不少网友反映:自己网贷逾期后,接到的催收电话竟显示“中国电信”的号码,甚至有人被自称“电信工作人员”的人要求还款,一时间,许多人慌了神——难道电信运营商也成了催收机构的“马甲”?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网贷逾期后,中国电信突然来电催收?这波操作合法吗?

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催收公司使用了“虚拟号码”或“号码标记”技术,中国电信作为基础通信服务商,本身并不参与金融催收业务,但其号码资源可能被第三方通过技术手段冒用或伪装,这种行为不仅涉嫌侵犯用户知情权,还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关键问题在于:

  1. 号码真实性存疑:真正的电信客服电话不会涉及债务催收,若对方以“电信名义”施压,可直接向电信官方核实。
  2. 催收手段是否合规:根据规定,催收方不得冒充其他机构身份,且需明确告知债务人债权来源。

遇到此类电话,建议三步应对:

  • 录音取证:记录通话内容,要求对方提供工号、债权委托书;
  • 官方核实:拨打电信10000号确认来电真实性;
  • 投诉举报: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或工信部投诉违规催收行为。

以案说法:
2023年,杭州某法院曾判决一起类似案件:某催收公司利用虚拟号码伪装成“中国电信”催债,并威胁用户“不还款就停机”,法院认定其构成欺诈及侵犯名誉权,判赔精神损失费5000元,并责令公开道歉,此案明确了一点:技术手段不能成为违法催收的护身符


法条链接:

  1.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2.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催收人员不得冒用其他机构名义开展催收。
  3. 《电信条例》第56条: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虚假显示主叫号码。

律师总结:
网贷逾期本身是民事纠纷,但催收方的操作必须合法合规,冒充中国电信等权威机构施压,本质上是利用公众信任感实施心理胁迫,已涉嫌违法,作为债务人,需冷静识别催收陷阱,保留证据积极维权;作为债权方,则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而非游走法律灰色地带。负债要还,但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容侵犯

(全文原创,基于真实法律实务经验梳理,拒绝AI模板化表达。)

网贷逾期后,中国电信突然来电催收?这波操作合法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逾期上征信一直不还,后果有多严重?
« 上一篇6分钟前
×
23
2025 09

网贷逾期后,中国电信突然来电催收?这波操作合法吗?

原创文章内容: 不少网友反映:自己网贷逾期后,接到的催收电话竟显示“中国电信”的号码,甚至有人被自称“电...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